昨日,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举行。话成效、讲形势、谈认识、谋发展,与会人员围绕全会报告热烈讨论,竞相发言,会场氛围热烈。思想在这里统一,方向在这里明确,力量在这里凝聚。大家纷纷表示,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是一次形势分析、总结部署、鼓劲加油的大会,目标鼓舞人心、措施催人奋进,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履职尽责、奋勇争先,扛起光荣使命,加快“后发先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加快后发先至步伐
“这次报告为开发区新一轮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围绕苏北最高、沿海一流,大手笔打造现代化城市几何中心,大力弘扬‘四勇四敢’精神,以‘四拼四比’竞赛活动为抓手,全力推进高层次商务开放区、高水平科技研发区、高品质生活居住区建设。”市委常委、市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商振江表示,“我们将聚焦外出招商、内部挖潜双向发力,确保完成产业投资150亿元。建强招商指挥部,力争新签约过亿元项目40个。深挖现有企业潜力,发挥‘立即解决、问题清零’指挥部作用,确保企业增资扩股和技改投入35亿元,努力实现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释放开放平台乘数效应,自贸试验区2.0版全面启动,确保新增市场主体3000家、制度创新成果30项。全力做优做强综保区,上半年成功举办新材料大会和国际医药技术大会,打造融入新发展格局主阵地。营造舒适的宜居环境,完成核心区国际招标,全面启动几何中心建设。”
“我们将按照市委部署要求,打出大抓产业、抓大产业的组合拳。”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韦怀余表示,“明年,我们将聚焦年度发展目标,紧盯GDP、产业投资、应税销售等运行性指标,加强监测分析、运行调度,力争GDP再上一个千亿台阶、工业应税突破5000亿元。重点围绕‘十四五’期间完成产业投资6000亿元的目标要求,强化项目管理,做好省市级重点项目清单编排,确保产业投资超1360亿元。并组建重点项目推进专班,开展项目集中开工和观摩评比,助推产业投资在全省跑出‘加速度’。定期梳理难点堵点,做好用地、用能、污染物排放等要素保障,通过交办单、提请单,逐个协调、逐条解决、逐项销号。”
市科技局局长许东方表示:“我们将强化产业创新,建设战略支撑平台。围绕突破产业‘卡脖子’技术,在‘三新一高’和临港石化、海洋科技等领域,组织实施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揭榜挂帅’项目,着力集聚人才、技术、资金等支撑要素。深化主体培育,夯实科技创新基础。着力构建全要素、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科技型企业培育模式,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队。优化科技服务,着力提升综合实力。深化‘中小企业服务月’‘研发活动专家行’等活动,不折不扣当好为企服务‘店小二’。”
当好标杆示范
建设生态之城
“当前,港口正紧扣市委市政府高质量推进‘千万标箱、东方大港’建设发展实施方案,确保在2025年实现吞吐量3.5亿吨、集装箱量1000万标箱,在‘交汇点’大局中展现‘强支点’的担当。”港口控股集团董事长丁锐表示,港口将紧扣“枢纽港、产业港、物流港、贸易港”的功能定位,重抓主体港区的提档升级,加快推进40万吨级矿石码头等一批项目建设,形成自贸区港航发展中心、大型智能化集装箱中心、国际粮食中转中心、绿色专业化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和液体散货运输中心。持续扩大陆海联运通道优势,高效助推“一带一路”交流合作,成为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集聚优质要素的开放门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交流合作平台。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唐光普表示,2022年,我市将精准施策,巩固提升大气环境,强化科技管控效能,选树VOCs治理标杆企业,创新推进协同防控试点工作。持续改善水环境,构建“三长”联动新机制,实施“四源齐控”。狠抓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全面修订落实“一河一策”。严控农业农村面源污染,补齐治水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推动跨界水污染联防联控。全力推进环境管控,全面推进“三线一单”跟踪评估和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试点,探索建设近岸海域“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先行区,有效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提升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紧盯突出环境问题从严从速规范执法。
写好乡村振兴文章
建好现代化新港城
市住建局局长王友君表示,将坚持以人民群众生活改善为目标,不断提升群众宜居、安居幸福指数。“一方面,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协同推进绿色社区、智慧社区等特色项目的创建开展,2022年,全市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27个,加装电梯42 部;另一方面,强化住房保障管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加大住房保障分配力度,2022年,计划解决1200户家庭安居问题,切实提升群众的居住品质。”
“我们将在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健全乡村产业全产业链、推动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美丽乡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等方面持续发力,聚力乡村振兴,推进‘三农’工作新突破。”市委农办副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建瑞表示,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将以贯彻落实此次全会精神为指引,科学把握“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对标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要求,围绕“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工作定位,牢牢守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坚决扛起稳产保供责任,聚力产业发展,推进乡村建设,促进农民富裕,着力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
东海县委书记宋波表示,不管大事小事,只要事关民生,都要全力以赴,不留遗憾。东海坚决站稳人民立场,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扎实做好民生实事,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普惠于民,赋予幸福东海新内涵。在促进富民增收、改善民生事业、提升教育质量、守牢发展底线、抓好疫情防控等方面主动作为,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力求解决百姓最关心、最需要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惠民利民事情。
?“我们将实现对网格事项精准预防、精微服务、精细管理、精准处置,推进形成‘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实用实效实战应用工作体系,凸显现代社会治理的公共性、多元性和共同性,促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社会治理模式,有效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提高社会治理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海州区委书记朱兴波表示。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