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12月22日,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上,一则消息令人振奋:周口港晋身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我省内河水运建设实现了 零 的突破。
在交通运输部公布的 十四五 相关规划里,周口港成为全国重点发展的36个内陆港口之一。
前不久,省委书记楼阳生在周口调研时指出,要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变边缘思维为前沿意识,加快推进口岸建设,充分发挥港口功能,大力培育枢纽型经济,做大做强临港经济。
新的定位,让周口干部群众信心倍增;新的使命,让陈楚大地激情澎湃。
发展枢纽经济的基础
优势再造 区位提升
今年汛期的几场暴雨,让周口这座三川交汇的城市,经受了郑州、平顶山、许昌等多地的下泄洪水,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抗洪抢险,最终化险为夷。
尽管受汛情、疫情反复考验,周口港今年仍呈快速发展之势。截至目前,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2915万吨,同比增长56.7%,占全省的70%。
周口中心港是周口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8个挖入式港池、47个千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力3500万吨,是全省规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强的内河大港,也是河南对接 海上丝绸之路 的桥头堡。
当下,港区道路网已实现互联互通,大广高速周口港区站正式运营,疏港铁路专用线即将启动建设,作为郑州机场的配套机场,周口民用机场有望提前完成审批立项, 公铁水空 多式联运交通体系正在形成。
不仅如此,新形势新使命让周口水运优势越发凸显。 要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必须加快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化变革,加大公转铁、公转水的推进力度。这为周口发展枢纽经济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河南大学教授耿明斋说。
据测算,水运运费是铁路的五分之一、公路的十分之一。发展航运能为企业降成本、增活力,带来巨大利好。 周口港区管委会主任胡军表示,如果打通贾鲁河、沙河的航运通道,郑州、漯河、许昌、平顶山等地的船舶,就可以经周口中心港通江达海,大大降低碳达峰、碳中和的压力,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发展枢纽经济的方向
东向融入 进圈入链
周口是河南的 东大门 ,几年前,还只能隔着安徽,艳羡着中国经济的 发动机 长三角经济圈的 野蛮成长 。
但随着长三角经济圈不断 扩容 ,一体化发展已把安徽全境纳入其中。从此,周口人出了 家门口 ,就是 长三角 。
事实上,近几年周口人明显感觉到,家乡与 长三角 的关系正变得日益紧密
红遍了全国的 锅圈 ,把整个产业链体系、首批8家配套企业从上海带到了周口;
鹿邑正在建设的科创小镇,运营者是浙江大学在读博士于红雷和他的团队,他们正把在杭州运营科创小镇的成功经验 克隆 到鹿邑;
长三角城市群来周口创业投资的企业接连不断,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资源要素不断向周口集聚
这些变化,一方面源于周口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河南融入长三角、融入 海上丝绸之路 的最佳接口;另一方面源于市委、市政府 东向融入、进圈入链 的顶层设计。
发展枢纽经济,通道是基础,产业是支撑。按照国家规划,长三角推行一体化发展,内核在于多中心化、扁平化、分布式的逻辑。以安徽为例,携国家科创中心优势,不断突出自身个性和特长,在功能上真正融入了长三角一体化布局。这实际上也为周口发挥自身优势 进圈入链 ,提供了借鉴和发展空间。
与工业化、城镇化基本完成的长三角地区相比,周口具有叠加的区位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的后发优势、近千万人口的市场规模优势、 公铁水空 多式联运的交通枢纽优势。这些优势,为周口实现优势再造、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周口建设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要树牢 周口不是河南的边缘,而是河南开放前沿 的理念,彻底摆脱内陆腹地、传统农区的观念限制,不断强化开放思维,依托数智赋能,充分发挥毗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和 公铁水空 多式联运优势,加快进入长三角经济圈、融入长三角产业链。 省委常委、周口市委书记安伟说。
发展枢纽经济的目标
科技赋能 临港新城
初冬时节,位于周口国家农高区(创建中)的金丹科技生产车间里,12条生产线开足了马力运转,忙碌而有序。
这是一家生产聚乳酸和可降解材料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一捆捆玉米秸秆在这里 摇身一变 ,成为环保可降解的生物新材料。
以金丹科技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企业赋予了农高区极强的资源吸收能力,使交通枢纽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能够持久地留在当地。 在周口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葛卫山看来,这才是发展枢纽经济的关键。
围绕 建港口、兴物流、聚产业、强服务、优生态、造港城 这一定位,周口市一方面大力实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工程,另一方面坚持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全力利用好枢纽带来的丰富资源,激活城市发展新动能。
正在审批的周口港国家级临港保税物流中心一旦建成投用,将极大推动周口乃至豫东南地区外向型产业发展。
我们已与宁波港初步达成全面合作意向,将在港口建设、航道升级、航线开拓、物流基地建设、配套功能完善、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周口市市长吉建军说。
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新兴产业高速发展,枢纽经济真正有了产业支撑。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现代物流、数字经济八大产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让本地产品在运输货物中的比例节节攀升。
货物附加值与日俱增,产业链合作进一步深化,周口逐渐成为长三角经济圈和国内大循环中的重要一环。
枢纽经济,已成为周口打造新的增长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途径。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