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你看一下,娃娃感冒都咳嗽好久了。”张鑫一边将搓热的听诊器搭在孩子身上,一边安抚孩子“不怕不怕,阿姨听听有胸口里有没有长小怪兽”。孩子不仅不哭不闹,还很配合。
说到儿科工作给她带来的最大的满足感时,张鑫表示,为孩子解除痛苦,是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最为喜悦的事情,看到自己治疗好的孩子健康出院,已足以让她感到欣喜。
患儿口中的“天使妈妈”
张鑫,中共党员,2007年7月入职丹棱县妇幼保健院,从医13年深受患者好评。“从医13年来一直做儿科医生,从妇幼保健院到现在的医共体整合,给那么多孩子看过病,我始终坚持一条:对待小孩子要有充足的耐心。”张鑫说。
“说实话,当儿科医生很累。这么多年来从早起开始看病,忙得一口水都顾不上喝。常常这边快下班了,门口还有一大堆病人。”张鑫说,这是很多儿科医生工作的真实写照。
儿科又称“哑科”,因为有的孩子太小,还不能清晰表达身体的病痛,有时会闹个不停,家长有时对孩子病情描述不准确,而小孩病情变化又快,因此家长十分心急,希望能马上减轻孩子痛苦。
“我记得一次坐诊时,碰到一个小孩得了感染性皮疹,如果不及时送往上级医院治疗,后果不堪设想。”张鑫回忆起这些年的坐诊经历,感触颇深。虽然她对儿科很多病症都已经胸有成竹,但即使是最普通的小孩感冒发烧,她都保持十二分谨慎。因为儿科病情有时相当复杂,儿童抵抗力比成年人差,稍有犹豫就很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使得病情发展。
“后来那家人还专程发微信感谢,实际上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救死扶伤本来就是医生的天职。”张鑫说。
孩子口中的“暴脾气妈妈”
谈到自己的从医经历,张鑫说,自己和大多数医生一样并没有轰轰烈烈的经历,只是因为热爱,便将医生作为了自己终生的事业。但是说起孩子,她显得有点愧疚。
“我把我所有的好脾气都留给了患儿,对自己的孩子却非常的暴躁。”张鑫说,因为自己每天早上七点出门,回到家晚上六七点,加上永远的没有周末的休息,即便有休息也要不断学习,所以对孩子的关心实在不够。
“偶尔孩子淘气一下暴脾气就上来了,所以孩子在作文里也经常写到‘我的暴脾气妈妈’。”张鑫说,随着孩子的长大慢慢懂事,应该可以理解她。
幸运的是,张鑫的丈夫也是一名医生,对于她的工作压力感同身受,而家人也了解她工作的辛苦,因此都会给予她最大的关爱和包容。从医13年来张鑫很少休过长假,就连之前骨折也只休息了8天就回到了岗位上。“我们门诊压力大,骨折除了走路不方便一点,脑子很清醒,不能让我们的儿科医生累倒,我能看一个是一个。”张鑫说。
记者手记:儿科医生是一个不容易做的岗位,与成人不同,成人看病会自己表达症状及不适,情绪也相对稳定,但儿童却恰恰相反。特别是婴幼儿,她们无法表达自己的状况,对医生的抵触加上哭闹往往让一般人手足无措。所以儿科医生不能问切只能望闻,没有一点可以讨巧的地方,都说是“医者父母心”这一点,做儿科医生更加需要。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