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一家亲
军爱民 有一种深情叫守望相助
有一种蓝叫 空军蓝 ,有一种深情叫守望相助。
在蒙自市期路白苗族乡的大山深处,一个叫蚂蝗冲村的深度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发展变迁史,凝聚了空军部队官兵的心血和智慧,同时也是军民情深的最好见证。
这些年来,不管是硬件设施的建设和软件设施的配备方面,部队都大力支持。从党建提升到住房安居,从产业培植到教育扶智再到医疗改善,可以说是全方位帮扶,投入了帮扶资金3000多万元。 谈起对期路白苗族乡蚂蝗冲村的帮扶,南部战区空军驻蒙某部政委李毅如数家珍。
查看肉牛长势
扶贫要扶志,更要扶智,这不是投入经费就能解决的问题,还需用心。就拿产业扶贫来说,我们提供了100多万的养牛基金,乡亲们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但是由于肉牛长得太快,后期的养殖资金又跟不上了,怎么办?我们又想了一个办法,提供饲草基金,为乡亲们解决了难题;扶智方面,部队更多地从教育方面入手,为蓝天希望小学的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组织学生到珠海参观航展。 作为部队首长,李毅心中既掌握着宏观的方针政策和工作思路,也心系百姓疾苦: 村里有个女孩患了特殊的病,我们联系了部队医院,准备送她外出就医。不巧的是她又面临中考,部队和市教育局联系,为她办理了缓考手续
军爱民的深情,体现在苗家村寨变迁的点滴之中,更体现在驻村官兵的民情日记里。
今天的任务是到摸天白村两户还未搬迁的家庭走访。第一户是王和(化名)家,他家有4口人,生活十分拮据。多年前,儿媳留下1岁的孩子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 在部队的帮扶下,王和家的生活已大有改观,可老伴生病还需要花钱,王和想搬进新家,又担心买了家具没钱看病。了解情况后,我给他们提供了申请临时救济金的思路,还告诉他们五月份战区空军医院将到村开展义务巡诊,鼓励他带老伴去看病。 这是驻村军官赵鹏鹏的驻村日记,对贫困户观其所需,为其解忧。
部队官兵与蓝天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在一起
这个六一,我们给蓝天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带去了礼物。孩子们看到我们下车,开心地奔跑过来向我们敬礼。他们换了新校服,女孩们穿着苗族的传统服饰,清爽而充满朝气。捐赠仪式后,我在教室里为孩子们弹了一首曲子,他们激动地鼓掌: 阿姨,钢琴实在太好听了。 军官辜婵丽记录下了与蓝天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共度六一的情景。
我想把更多的美和爱传递给他们,相信在部队官兵的共同努力下,校园里的孩子们和蚂蝗冲村的村民们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辜婵丽的话语里饱含着对苗乡父老乡亲们的爱,字字真情。
在部队,他们是叱咤风云、雷厉风行的军人;在偏远的苗岭山乡,他们心怀百姓疾苦,与当地群众同吃同劳动,是守望相助的亲人。
从2007年至今,十三年的守望相助,十三年的用心用情,让这个大山深处的深度贫困村,翻开了它的美丽新画卷:易地扶贫搬迁点蓝天村焕然一新,村里的卫生室医疗设备齐全,除了满足村民日常就诊需求,甚至实现了远程医疗会诊;村民新居红墙青瓦,整齐划一;蚂蝗冲、月亮田、邀马冲、百花草四个村修建了 蓝天双拥路 ;蓝天希望小学教学楼、宿舍楼焕然一新,大到塑胶跑道、篮球场、食堂、文化亭;小到电脑、图书、校服的配备一应俱全;细微到增加一枚鸡蛋补充师生营养 蓝天希望小学里,孩子们心中,悄悄筑起了一个个关于 空军蓝 的梦想: 长大了我也要当空军,我要开飞机,飞向蓝天。
政府为军人子女准备学习用品。
民拥军 有一种表达叫感恩回馈
听我说,谢谢你!送给你小星星,送你花一朵。你在我生命中,太多的感动。无论岁月变幻,爱你唱成歌。感谢有你,把幸福传递 蓝天希望小学的孩子们,用清亮的童音唱出对部队官兵的真情。
都到了这把年纪了,没想到还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多亏了他们! 这是蓝天村的苗族村民陶美珍发自内心的感谢。
教书二十九年,学校这些年的变化真是太大了,老师和学生的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在大家心中,他们是亲人! 这是蓝天希望小学校长杨文先的感慨。
在蓝天村和蓝天希望小学,回赠部队官兵守望相助之情的,是父老乡亲们发自内心的感谢,是歌的吟唱,更是学子们奋发向上,成为栋梁之才的决心。
而这些,只是真情相赠,感恩回馈的一个缩影。作为一座拥军的城市,蒙自市的拥军爱民体现在方方面面。
部队官兵与蓝天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在一起
为鼓励军娃们好好学习,早日成才,经市双拥办研究,决定为九月份新入学的51名军人子女采购一批学习用品(每人一个书包、一个文具盒和铅笔、钢笔、作业本、笔记本等),请各部通知家长们不用为军娃们准备学习用品了。 随着 八一 建军节的临近,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忙开了,除了递交市委、政府相关领导慰问部队官兵的方案,更是体贴入微到军娃的学习上。
蒙自是一个拥军的城市,地方党委政府、各单位和部队的关系非常融洽。政府对部队家属的工作安置、孩子入学等都做到了细致入微,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三年来,政府安置的退役士兵每年均达到全州安置总数的四分之一。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沙明介绍。
国防教育
民拥军,是真情回馈的表达方式,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多年来,蒙自市党政领导班子始终把国防建设和拥军工作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为部队和优抚对象办实事、解难题,军民共建的光荣传统在蒙自被传承:先后出资3500余万元,帮助驻蒙部队解决了营房改扩建、民兵训练基地、现代化指挥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投入2256万元开展美丽军营综合整治行动,对驻蒙部队周边进行了美化、绿化和亮化。积极推行退役士兵安置与优抚工作,各项安置、优待率均达到100%。四年来,共接收安置军队退休干部(士官)12人、转业干部33人、自主择业干部159人、退役士兵587人,接收安置率均达100%;335名现役军人子女优先入学入托,进入城区优质校(园),51名随军随调家属得到妥善安置;62名军队离退休干部(士官)、99名无军籍退休职工的经济待遇、政治待遇和医疗待遇得到较好落实;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对烈士陵园进行了维修改造,完成了102冢散葬烈士墓的迁葬维修工作。全市在金融、卫生、车站、景区、收费站等服务窗口,积极开展 军人依法优先 活动,实行现役军人和残疾军人免费乘坐公共交通优惠政策。每年组织一次 军地情缘 联谊活动,为部队大龄青年搭建交流平台,四年累计为驻蒙部队39名大龄军官喜结良缘。
政府的表率,是真情回馈的表达方式:关心军人,关心军人家庭,就是关心军队、关心国防建设,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
共建新村
鱼水情深 有一种幸福叫硕果满枝
有一种深情,叫军民鱼水情;有一种幸福,是军民合力建家园,喜看硕果满枝头。
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父母 这是驻蒙部队官兵牢记的人民军队宗旨,他们同蒙自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从部队回到地方,我一直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用实干精神参与到蒙自的建设中。蒙自在我心中,也和家乡一样了。 这是退役后转业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夏勋的心里话,怀着对部队的感情和蒙自的热爱,这位从军16年的四级军士长把家安在了蒙自,对蒙自他满怀深情。像他一样秉承着人民子弟兵精神,默默为蒙自建设作出贡献的,还有很多。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部队官兵的身影。
共建家园
抗洪(旱)救灾前线、抗震扑火现场、脱贫攻坚、创建文明城 处处洒下了人民子弟兵的鲜血和汗水。驻蒙部队无处不在的真情,已经完全融入了活力蒙自、美丽蒙自、荣誉蒙自建设的浪潮中。
军民合力谱出的新篇唱响蒙城,军民共建结出的硕果挂满枝头。
为营造浓厚的双拥工作氛围,每年 3 5 学雷锋活动日,驻蒙部队官兵和全市志愿者走上街头、社区、敬老院,开展为民服务;每年的全民国防教育日,组织专家、军队退役人员、部队官兵走进机关、企业、社区和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增强了广大人民的国防意识;市区以双拥或部队有关进行命名的拥军路、鱼水路、护国路、蓝天路以及城区天马路、银河路等主要街道,522块道路标识牌和进出蒙自高速公路口的4块大型广告宣传牌作为双拥永久性宣传牌;蒙自军分区建成了国防双拥文化墙;南湖公园建成了 双拥主题广场 ;蒙自市连续三届被表彰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六届被表彰为云南省双拥模范城, 双拥模范城 已成为蒙自对外展示的重要城市名片之一
梦想起航
一个个闪亮的片段,记录着蒙城军民不懈奋斗的历程;
一个个美好的画面,凝聚着军地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
八一 建军节前夕,64万蒙城儿女与人民子弟兵,饱含浓浓的军民鱼水情,唱响了新时代 蒙城双拥曲 。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