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全市作风效能暨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召开。大会要求聚焦“树
徐州形象、正
徐州风气、聚
徐州人心”,大力弘扬“五种风气”,坚持不懈转作风、提效能、优环境,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
如何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实现新提升?市相关职能部门认清差距不足、注重问题导向,把作风效能和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提升发展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全力营造更有吸引力、更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为“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提供更加优渥土壤,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市应急管理系统:
倾力打造“应百姓所需、急企业所求”星级服务品牌
2022年,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转变工作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部署,大力弘扬“五种风气”,把作风建设和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服务工程”,倾力打造“应百姓所需、急企业所求”星级服务品牌,强作风、优环境、促发展,推动作风建设和营商环境迈好新步子、呈现新气象。
新的一年,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坚定不移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努力营造安全生产优良环境,在许可中前置服务,在执法中全程服务,在联动联勤中集成服务,全力实施“精准执法+优质服务”工作机制,在主动服务保障大局中展现应急作为。坚定不移履行好安全产业链牵头职责,强力助推“建设产业强市”。结合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围绕“卡脖子”技术,精准招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注册入驻
徐州高新区“安全谷”,进一步补链、强链、延链,推动
徐州安全应急产业实现大发展。加强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中心建设,建设安全生产考试平台和考核管理信息系统,全力保障每年4万余名“三项岗位人员”免费考试取证的需求。同时,联合中国矿业大学加快推进应急管理学院建设,推动各类企业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为建设产业强市提供安全人才和技术支撑。
市生态环境局:
聚焦润企服务,重抓“五大行动”
2022年,市生态环境局将聚焦润企服务,重抓“五大行动”,提升作风效能,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协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
徐州市生态环境系统润企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每月5日,市县两级班子成员带队赴企业开展润企行动,听取企业在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的诉求和需要帮扶支持的事项,并现场记录,研究解决办法。同时,邀请专家对企业实施全面指导和“体检”,现场交办并同步指导企业制定相关整改措施。并向企业送政策、送项目、送资金、送标准,解读最新的生态环境资金项目、法律法规、执法要求、信用评价、治污设施运行管理等要求,解答企业疑难问题。
新的一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实施“五大行动”,助力产业发展。一是审批赋能行动。实施环境准入源头指导服务和审批全链跟进服务,结合“三线一单”、产业布局优化、环境质量改善等要求,开展投资及招引项目环境准入“一对一”服务,提出选址布局优化、污染排放压减等意见建议,服务项目合规建设经营,加快项目环评办理,避免重复评价,减少企业负担。二是“两重”项目源头提速行动,对重大产业、重点市政工程的
工地现场进行源头管控,落实差别化管控政策,为“两重”项目施工建设保驾护航。三是绿色领军企业创建行动,对达到标准的绿色企业,兑现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等20项正向激励政策。四是上市企业绿色发展行动,助力我市“鹏程计划”。五是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区培育行动,引导园区绿色发展、减污降碳。
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开展“五力行动”,实施“1256工作布局”
2022年,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将创新开展提升政治力、执行力、效能力、创新力、廉洁力“五力行动”,聚力实施“1256工作布局”:服务“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这一大局;咬住“近期全省一流、淮海经济区领先;远期全国有地位有声誉”两大目标;创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运营成本最低、政府服务最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五大品牌;打造提升智慧政务、四级政务服务体系、企业服务、跨省通办、12345政府服务热线、淮海经济区产权交易“六个平台”,持续打造审批服务新样板、智慧服务新模式、“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新标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新的一年,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将聚焦改革高定位,聚力审批服务加速度。围绕“建设产业强市”目标,创新实施“三项改革”:创新实施“重大产业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改革。推动落实“一个机构全科统筹服务、一类事项全程优化审批、一个项目全力保障用地、一张表单全量共享共用、一个平台全部一次办理、一支队伍全域联合验收、一套机制全面强化供给”“七个一”举措,服务重大产业项目快审批、快落实、快发展;创新实施“赋能开发区经济活力”改革。赋予省级以上开发区更多经济管理类权限,提升承载力和运行力,增强开发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动能;创新实施“淮海经济区产权服务”改革。建设淮海经济区市场化的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推动实现产权交易工作市场化运作,全面提升我市产权交易市场集聚辐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