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亲戚家见到了久违的表哥与表嫂。因为工作性质,我们也时有联系。对表哥与表嫂的婚姻情况,或者比他们自己都要了解。他们两个人前所未有的默契,那就是绝口不提离婚。
原来,三观不合的人总是能够求同存异。这个“异”,无非就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但看着他们表面的恩爱甜蜜,真是难受。但人家演戏给你看,你不看也显得不够礼貌。
这让我想到《完美伴侣》的相关画面。难道不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吗?
在外,夫妻都放弃了情感管理。直接的貌合神离,实在有些令人瞠目结舌。并且,由此可见他们最大可能就是同床异梦。这样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你说,哪有什么幸福可言?
但表哥曾经明确表示:“我不要离婚,离婚的成本太贵。开放式婚姻也没啥不好,反正约法三章。怎么玩都行,就是不能玩出婚外情。至于爱不爱的,重要吗?婚姻啊,平平淡淡就好。最怕不甘平凡,还要轰轰烈烈爱一场。抱歉,我奉陪不了。”
是啊,连在亲戚朋友面前演戏都不愿奉陪。貌合神离,还有什么维持下去的意义?
这是中国人最传统的习惯,那就是“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桩婚”。别人都尽量不动手,哪有自己亲自拆墙的道理?别人最多窃窃私语,总不会跳起来站起来揭穿你的虚伪面目。
在这样的默许下,只要不离婚就行。但人的情绪、人的态度,那都是藏都藏不住的。貌合神离,成为了最后的底线。你倔强的维系着,又不得不发泄着。
潜在规则,不仅是“帮凶”。更是你自己找来最好看的遮羞布,但事实就那么一回事儿。你不说、我不说,就这样一辈子。
人有一种惰性,这个惰性就是不喜欢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离婚。那成本高得令人咋舌,分分钟比结婚的成本还要昂贵。
既然划不来,又懒得离婚。那刚开始还能粉饰一下太平,久而久之又变成另一种习惯。貌合神离挺好的,细心的人们发现了什么问题也不方便问;不在意的人们,只看到“貌合”根本就察觉不出“神离”。
只要不要打乱日常生活的规律,只要不会改变日常生活的习惯。干嘛离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最后:利益最大化。
貌合神离的夫妻,其实并非没有意识到婚姻的危险。他们的按兵不动,就是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一个家,什么都要开支。如果离婚,那等于两个人两个家——并且,还要花两分钱。不用算盘,你都会知道这样不太经济实惠。
利益最大化,就是夫妻在一起。他们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所以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那“1+1>2”何乐而不为?爱情可有可无,至少还不会在经济上所有亏损。离婚,那根本无法达到这个目的。貌合神离又怎样?不会掉一块肉,大家和和气气还能掩盖夫妻的情感现状呢。(文/飘雨桐)
END。
《完美伴侣》,这个名字就很带讽刺的。哪有什么完美?更多还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煎熬。
是的,长的是磨难、短的才是人生。看着昔日女神高圆圆,我还能说什么。婚姻,且行且珍惜!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