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全国机构编制核查是《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颁布实施后首次全国范围的核查,也是编委体制调整后的首次核查,对于持续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加强和改进机构编制管理,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具有重大意义。师市党委编办做好“三个准备”,抓好“三个环节”,树牢“三个导向”,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力推进机构编制核查工作落地见效。
一、做好“三个”准备,打牢核查基础
一是做好思想认识准备。认真学习兵团编委机构编制核查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深刻认识此次核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的高度,高质量推进核查工作。二是做好组织部署准备。印发《第二次师市机构编制核查实施方案》,要求各部门党组(党委)要切实负起本部门核查的领导责任,与组织、财政、人社部门建立核查数据联审机制。三是做好培训指导准备。明确数据统计口径,加强业务培训指导,提高核查数据质量,保障工作效率。
二、抓住“三个环节”,推进核查落实
一是抓住自查环节,摸清问题底数。督促指导各单位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并建立问题清单,实行清单化管理。二是抓住联审环节,确保核查质量。师市党委编办联合组织、财政、人社部门对各单位核查数据进行联合审查,确保“四本账”账实相符。三是抓住整改环节,及时更正维护。通过此次核查,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信息数据库。
三、树牢“三个导向”,巩固核查成果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把机构编制核查成果与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相结合,加强对机构编制事项执行情况审查,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逐条逐项销号整改到位,严肃机构编制工作纪律。 二是突出目标导向。把机构编制核查成果与机构编制管理相结合,将核查成果作为机构编制使用效益评估、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依据,持续加强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水平。三是强化结果导向。把机构编制核查成果与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相结合,对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统筹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建议意见,助力提升机构编制工作服务中心大局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