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井冈,在时代的浪潮中展现新的气象。
去年以来,井冈山紧扣 作示范、勇争先 目标定位,先破后立,刚柔并济、城乡一体、攻守兼备,用丹心妙笔绘就出一幅 彩云长在有新天 的生动画卷。
一 破 一 立 显担当
2017年,井冈山在全国率先脱贫 摘帽 ,在喜获 丰收 的同时,全市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优、工业经济薄弱等现状依然没有改变,如何在脱贫攻坚后时代,再考出 好成绩 ,摆在新一届班子的案头。
要不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问题所在,就是方向所指。
在井冈山换届的党代会、人大会和政协会上,所有的 两代表一委员 迎来了同一份 考卷 。一场先 破 后 立 的改革之风浩浩荡荡,转型之路也变得坚定决绝。
破 思想之冰, 立 发展之向。着眼于发展过程中思想不解放、定位不清晰、谋划不长远等问题,提出 奋力建设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区 一个总目标和 工业和开放性经济 突围战 、旅游经济 保位战 、乡村振兴 攻坚战 、城市建设 阵地战 和 全要素网格 市域社会治理 4+1 重点工作任务,发展渐成体系。
破 体制之障, 立 创新之举。着眼于产业结构不优、招商品质不高、发展机制不活等问题,创新提出 1+7+7 清单式工作法,工作推进更加有力;明确8个上市题材,成立企业上市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发展思维更加活跃;明确 大抓工业、大干招商 导向,发展活力更加充沛。
破 作风之疾, 立 担当之风。着眼于干部工作不落实、作风不务实等问题,成立作风办,开展 穿透式 督查,确保人人有责任、事事能推进。《井冈山领导干部日常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关于在攻坚克难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实施细则(试行)》等方案的出台,促进了干部勇担当、善作为。
在一份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敢破敢立的勇气下,去年,井冈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8.46亿元,同比增长10%;财政总收入12.19亿元,同比增长14.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8.17亿元,同比增长12.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495元、14551元,同比分别增长7.9%和13%。
一 刚 一 柔 明路径
破 立 之后,多维度强调发展工业,引发了 是不是不要抓旅游业了? 的普遍关注。答案是否定的!
井冈山提出专注旅游向旅游业和工业齐头并进转变,一首 刚柔并济 的进行曲演绎正酣。
历史红,山林好。旅游一直是井冈山的 金字招牌 。为将 招牌 吆喝得更响,将 山水经 念得更活,井冈山按照转型保总量、融合保质量、开放保效益的思路,全面打响了旅游发展 保位战 :
高标推进茨坪旅游接待服务区的详规调整,优化路、网、气等基础设施布局,增加茨坪景区、景点、景观的承载量。挹翠湖的提升、茨坪城区的亮化、 两湖一山 的提出、 半亩方塘 的建设、杜鹃广场文旅商贸综合体的推进 以点连线,连线成片,井冈山旅游品质得到提升。
沿着泰井高速一路向上,840盏富有井冈元素的灯光、6套云广播、7处景观节点,还有1100亩林相改造,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20公里长的路程已然成为点 绿 成 金 的红色之路。
做靓面子,更注重底子。2021年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井冈山文化旅游协会的成立,红色教育培训机构的集中联审,还有井冈山旅游发展公司、井冈山文化旅游集团公司的上市之旅,为井冈山旅游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更拉开了打造 世界红色旅游目的地、国际知名旅游休闲度假区 的序章。
去年,井冈山164家机构面临 下架 ,合格的红色培训机构降至9家,培训班次5396期,培训学员31.23万人,同比分别增长107.46%和107.42%;旅游人次增加到1037.5万人次,旅游收入84.25亿元,红色教育培训既有 质量 ,也有 数量 。
如果说旅游是柔的,是富民产业;那工业则是刚的,是强市支撑。
在工业和开放型经济 突围战 中,一套 组合拳 有力呈现。
强基础。按照 产业集聚、资源集约、要素集中 的思路,盘活利用近百亩闲置土地,红星园区、碧溪园区、古城园区 一园三区 建设稳步推进。碧溪产业园仅用5个月就完成了1500亩土地的征地拆迁,并开工建设4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羽翼渐丰。
兴产业。紧扣 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食品加工 1+2 产业,新开工秀狐科技等10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帮助致新包装等9家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实现 老树发新枝 。乡镇、机关 人人都有招商任务;深圳、常熟 处处都有招商身影,全员招商成为一种自觉。去年,井冈山市共引进项目51个,总投资117.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个,签约 5020 项目2个。
优环境。书记现场办公、市长培训辅导,班子成员个个领衔,吹响了 好环境 引来 好主体 号角,一场 入企连心 活动让所有的干部动了起来, 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企业一个帮扶单位 ,从招工到跑腿,从供地到筹资,提供着 保姆式 的服务。
一 城 一 乡 展新姿
城市和乡村如一枝并蒂莲。如何让它花开芬芳、引人注目?
井冈山打响城市建设 阵地战 和乡村振兴 攻坚战 ,一场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的城乡蝶变悄然展开。
7个小区134栋2206户,总投资8610万元的老旧小区改造,让人住得更舒心;龙市镇启动地下管网改造,让人住得更安心;茨坪镇拆除违章建筑1465间2万余平方米,完成屋面坡屋顶改造209栋,还有农贸市场、临街商铺、乱搭乱建等系列整治,让人看得更爽心。一项项惠民工程落地落实,一个个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井冈山城市建设专项提升三年行动稳步推进、扎实有效。
城市建设,不仅要 外形 ,更要 内涵 。
井冈山大力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在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劝导、垃圾清理的基础上,把目光放到了提升居民整体素质上,实施了 文明敲门 行动,直面群众、聆听意见、解决诉求,评选文明小区、文明住户、文明居民等,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一道风景线。
宜居城市在左,美丽乡村在右。井冈山接续脱贫攻坚巩固成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村一个规模以上产业基地,新增果业面积5000亩、茶叶面积3000亩。产业的发展衍生出诸多产业协会、产业联盟,于是,黄桃协会、奈李协会、猕猴桃协会、井冈蜜柚协会相继成立,并兼顾着协会、集体、群众等多方利益,守住了 不让一个贫困户返贫 的底线,更让致富有了更足的底气。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完成2个特色村点、104个新农村点和1500个美丽庭院,顺利通过全省美丽宜居示范县复核,获得国务院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 等荣誉称号。
红色是井冈山乡村的主基调,15个乡镇、29个红色名村,乡乡都有历史、村村都有故事。一家培训机构、一个市直部门帮扶一个村,开展 红色阵地联建、红色基因联学、红色资源联享 ,让红色研学、红色旅游、红色教育向乡村延伸,实现 1+1大于2 的协同效应。
如今,马源、柏露、黄坳、石坪、汉头、上古田 一个个村庄犹如明珠洒落在绵延山冈,描绘出一幅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的水墨画。
一 攻 一 守 惠民生
谢小花,是茨坪镇黄竹坳路社区的一名普通居民,担任网格员后,每天不厌其烦地行走在网格内,开展政策宣讲、反映社情民意、化解居民矛盾。像这样的网格员,在井冈山还有355名,他们守护着257个 全要素 基础网格。
而走进井冈山特巡警大队,7200多封感谢信、1560多面锦旗的背后,是广大巡防员十年磨一剑的回报。
一项工作就要成为一个品牌。 党建+红色治理 八网合一 、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村红色调解队、 指尖上的派出所 警民小栈 群众说事室 每一个工作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串起这些故事,就汇聚成一种工作模式 红色治理工作法 。
在 红色治理工作法 的助力下,2021年,井冈山公众安全感位列全省第二,并被吉安推选参评 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
如果说基层治理是一块必须拿下的 高地 ,那民生保障就是必须坚守的 阵地 。
井冈山从学位、园位、厕位、床位、车位等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入手,茨坪天然气管网建设、旅游中专整体搬迁等项目,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去年,群众反映的597项重点民生事项,全部办结,784份调查问卷中,23项重点民生项目 满意 达99.87%。
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守的不仅是老百姓的心,更是井冈山发展的印记。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