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为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即日起,本报开设“创卫大家谈”专栏,邀请职能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群众等参与话题讨论,引导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到创卫行动中来,全面提高市民的文明意识、卫生意识,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创卫工作新格局,为建设美丽潮州贡献一份力量。
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创卫工作,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市区多条路道进行了改造提升,人行道也随之变得平坦起来,城市颜值不断刷新。但与此不相协调的是,人行道上仍存在部分商户占道、垃圾乱丢、污水横流等现象,影响市容环境。
人行道上的环境卫生治理难点在哪里?大家对此又有何建议?首期《创卫大家谈》,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市区人行道的卫生情况,并就如何做好人行道的环境卫生工作采访了市民、相关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请他们谈谈看法和建议。
环卫工人用高压水枪清洗人行道,保持步道清洁。
走访
部分环境改善 部分仍存“脏乱差”
连日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市区部分主干道的人行道卫生环境较好,不少铺户能落实“门前三包”。市区新桥路作为商业街,是市民购物出行的主要路段,记者发现,不少商铺门口都贴上了门前三包责任牌,自觉坐店经商,店前人行道整洁有序。沿街还有城管人员进行巡查,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出现,工作人员便立即督促其整改。在凤园路,一位店主正在清扫店前的垃圾杂物,人行道变得干净整洁。在市区枫春路,一名环卫工人正手持高压水枪对人行道进行清洗,几名环卫工人紧随其后配合刷洗,并用扫帚将泥水扫入下水道,人行道被清扫得干干净净,道路焕然一新。
不过,走访中,记者也发现市区部分道路的人行道环境卫生存在“脏乱差”的现象。吉春路一家水果店前,店主俨然把人行道上的树池当成私家“杂物间”,拖把、扫把、泡沫垃圾箱、装水果的塑料筐,甚至还有几段甘蔗堆放在树下,显得十分杂乱,有碍市容。
在新春路,沿路两侧的人行道上也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散落的菜叶、垃圾袋、废纸等被丢弃在人行道上。一家店铺把人行道当成自家的“后厨”,只见店主在人行道上清洗碗具,产生的污水溅满人行道,环境十分脏乱。
永安路的人行道上横七竖八地停放了数十辆私家车,有的甚至套上了车衣,停放了有些日子。这些车辆将人行道堵得严严实实,周边落满了树叶,环卫工人只能从车辆间的间隙清扫人行道,十分费劲。
近期,一些市民到潮州东大道放烟花,然而很多市民却没有将烟花爆竹废弃物清理干净。人行道和绿道上散落着燃放后的烟花纸箱壳、散落的烟花爆竹碎屑,绿道以及旁边的绿化带上,也留下一块块火药燃烧后的黑色印记。
变化
创卫让城市环境大变样
记者:近年来,潮州的创卫工作成效如何,城市环境卫生有何变化?
人大代表朱桂曼:近年来,潮州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目标,紧抓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这条主线,坚持党建引领,压实主体责任,从严落实路面清洁工作、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老旧小区环境整治等方面,卫生环境得到较大提升。创卫工作也逐渐深入社区,如去年开元社区内开福楼、义安楼两处老旧小区开展卫生整治工作,解决了“积年旧疾”,增添了一批基础设施,小区容貌换新颜。如今,社区居民们对创卫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身边的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都更愿意主动参与进来了。
市民潘涵:潮州环境卫生越来越好,我认为是市民群众创卫意识整体提高的表现。以前,街道上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但现在,这些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许多充满正能量的行为——市民见到地上的垃圾随手捡起扔掉;各家各户自觉把垃圾袋装丢进垃圾桶;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城市卫生清洁志愿活动中……潮州的创卫氛围越来越浓烈。
新春路一铺户在步道上清洗炊具。
看法
卫生死角影响市容
记者:你觉得潮州的人行道上环境卫生如何?
政协委员杨卫玲:近年来,我市的人行道大部分都进行了提升改造,完善护栏、照明、隔离设施和绿化等,改造之后的步道宽敞整洁,雨天地面也不会积水,改善了市民出行环境,同时也打造了宜居优美的城市形象。但仍有车辆违停、烟头、生活垃圾乱扔、绿化带存在卫生死角、动物粪便等影响环境卫生的行为发生。
深能环保发展集团湘桥项目公司总经理隋明斗:部分市民的环卫意识不足,出现了随手丢弃烟头、废纸的情况,加上部分沿街店铺没有做好门前卫生清洁工作,光靠环卫工人的清扫,很难保证人行道的卫生整洁。此外,人行道上有部分电动车、摩托车占道停放,也增加了环卫工人的清扫难度。对此,我们只能通过提高清扫频率,利用清洁三轮车等小型设备进行辅助清扫,保持人行道的卫生环境。
市民庄英钿:我是一名业余跑步爱好者,韩江附近的人行道是我们经常跑步的地方。特别是南堤路空气清新风景好,人行道平整干净,跑起步来很舒服。有关部门还设置了路障石墩,禁止机动车、电动车驶入人行道,这对行人来说更加安全,也保证人行道不受车辆碾压,出现步道砖破损的情况。
市民董潮伟:我长期居住在枫溪区,之前人行步道破损严重,现在修整后,环境焕然一新。不过在绿榕西路,部分人行道上不平整,一到下雨天会出现大片积水,影响行人通行。
难点
餐饮店污染成脏乱痼疾
记者:环卫部门清洁人行道过程中,存在什么难点?
隋明斗:餐饮店占道经营、乱丢垃圾是导致的人行道“脏乱差”的原因之一。而在顾客就餐时,有时会直接把纸张、餐饮包装、一次性筷子、烧烤竹签等丢到地上,商铺也没清理打扫,到点就收摊关门。餐饮店夜晚营业后留下污垢、油渍,通常会附着在下水道井盖上、路坎上、盲道上,我们只能清晨进行处理。这些易污染路段,环卫工人会先将街面上的块状垃圾清理干净,并使用洗洁精和烧碱刷洗,再安排高温高压冲洗车辆进行清洗。我认为,现在商铺都配备了充足的垃圾桶,如果顾客们做到垃圾随手丢进桶,商铺们做到关门前清扫,那么人行道的卫生状况会改善很多。
目前,公司的环卫工人约有1700多人,负责主城区卫生的有1400人左右,农村地区有350人左右,每天需清理打扫人行道面积约为6000到8000平方米。为做好城市人行道的保洁工作,公司将各式清洁设施设备从原有40多台增至160台左右,环卫工人的清洁频率由原本一天2次增至每天至少3次。我们还加强管理人员巡查力度,设立专项巡视员,争取做到垃圾落地后,十分钟之内发现并清理,并加大垃圾车转运频率,每个片区都设有调度车辆巡视。
建议
创卫需每一位市民自觉参与
记者:针对我市人行道的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您有何建议?
朱桂曼:我们不能忽视目前部分路道、背街小巷存在的卫生盲区和整治难点,例如,人行道花圃变菜园、路树成了晾衣杆、路面缝隙变成烟灰缸。我认为城市治理要体现在细节处,需要以“绣花”功夫去落实创卫工作。要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行动,带动群众主动参与,营造人人创卫惠人人的氛围。落实铺户“门前三包”的主体责任,镇街道一级也可以借助综合执法,对不文明现象进行劝阻教育,对于情节严重的可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切实提升群众文明素养。
创卫工作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参与,共同为我市的干净整洁、文明优雅而努力。我相信,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落实,一定能够将潮州打造得越来越美丽,群众的满意度也会越来越高。
杨卫玲:我认为,要增强人们的环境卫生管理意识,让市民意识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人人有责。可以将城市环境卫生知识普及到各个社区,也可以通过进单位、进工厂、进校园开展宣传活动,帮助群众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政协委员和学前教育工作者,我在工作中将积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爱护环境、养成个人卫生好习惯等教育活动,让每个孩子从我做起,带动一个家庭参与,共同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
隋明斗:市民意识的提升是关键,如果群众对于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不强,参与度必然不高。创卫工作不是一个人的事,依靠几个部门,难以把创卫工作做好。倘若越来越多的市民能自觉把垃圾丢进垃圾桶,相信整个城市的卫生状况会有明显改观。同时,是要改变固有观念,对于自家的矿泉水瓶、饮料瓶、纸皮等可回收废品,群众可以收集回收,我们要认识到,收废品卖废品,并不是一个丢面子的行为,而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我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创卫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市民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倡导沿街商铺自觉做好“门前三包”工作,有关部门也应加大执法力度,压实责任,规范劝导违规行为。广大市民群众也要提高环境卫生保护意识,提高自身素质,想要人行道干净整洁,还需全民共同努力。
市民卢肯:我认为,要实现人行道干净整洁,就要做到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的差异化管理。以古城区为例,其主要流动人群是游客,要做好旅游区的卫生治理,可以通过设置标语牌、垃圾桶等,并加大清扫频率;以西新街道卫生状况为例,作为生活区,多为住户和商户居住流动,则可以通过入户上门宣传,提高住户环保意识,落实商铺门前三包工作,以及做好早、中、晚这些关键时间节点的高强度清理,不定时的巡逻清扫来确保环境卫生。
市民程辛鸿:每家每户家中都收拾得干净利落,然而一旦从家里出来,外面的环境卫生却让人不满意——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纸屑等现象时有发生。群众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主体,城市环境的卫生整洁需要群众自觉来维护,每一个人都是家园的建设者、守护者和受益者。只有人人参与其中,创卫工作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