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昌宁县耈街彝族苗族乡依托少数民族进步示范乡建设项目,结合少数民族村自然资源、气候土壤条件等实际,积极探索林下产业发展模式,在土皮太村规划种植无刺大红袍香花椒400亩,魔芋200亩;在耈街社区规划种植银梅200亩,永青无刺青花椒200亩。目前,土皮太村魔芋已落地种植,长势良好,第一批无刺 大红袍 香花椒已发放到农户,并对种植技术要领进行了专项培训。
土皮太村党总支书记李德坤介绍: 土皮太村不断探索林下经济发展,破除产业发展瓶颈。今年,依托项目支撑,我们尝试林下魔芋种植,发展前景可观。鉴于此,我们继续引进大红袍香花椒。大红袍花椒干制品麻味浓、质量优、销量好,且树势强壮、树形紧凑、生长迅速、高产稳产,其生长条件与土皮太村自然条件非常契合。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扩大种植规模,拓宽销售渠道,不断促进群众增收。
少数民族村发展 静脉 变 动脉土皮太村魔芋、青花椒等林下试点产业发展,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 乡有主导支柱产业、村有特色示范产业、户有增收致富产业 的良好局面。同时,打通了全乡少数民族村经济发展的 造血大动脉 ,走出了一条以绿色产业引领民族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乡,耈街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各民族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的民族工作主题,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责任担当、最大的民生工程,紧紧围绕 民生持续改善、发展动力增强、民族文化繁荣、民族团结创建 4个方面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在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动力转换等方面实现突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
少数民族村发展 静脉 变 动脉在发展中,该乡把不断强化以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补齐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让经济发展的 静脉 动起来,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构建民族团结、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少数民族村发展 静脉 变 动脉以前一到下雨天,路又滑又烂,无论是走路还是骑车,出门赶集、做活等都非常糟心,现在道路硬化了,能够通车,生产生活都十分方便! 金马村村民张仕锋话里的路,是金马村张家寺村民小组2公里道路硬化工程,解决了45户196人出行难、行路难的问题。许多耈街村民正和张仕锋一样,在硬化的道路上前行。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