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墙体广告 有一座座的山,有一片片的森林,守着这些“财富”,林农作何感受?日前,记者走进
福建龙岩,发现林农们正在发作转变,原来的“靠山吃山”在这里曾经不“吃香”了,如今盛行的是“靠山护山”“靠山富山”“靠山养山”,原来的“砍树人”也成了“看树人”。
靠山护山
龙岩是全国重点林区,是
福建省三大林区之一,现有林空中积2388万亩,占土空中积的83.6%,森林掩盖率达73.1%,居
福建省之首。
如何应用丰厚的森林资源让林地早下“金蛋”,使农民不砍树也能致富?
龙岩选择鼎力开展投入少、奏效快、易操作、潜力大的林下经济。
龙岩林下经济主要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开展起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等,是一种新型平面式的消费运营形式。林下经济强调充沛应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树下种植、养殖等平面复合消费运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完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谐和开展。
在维护生态的根底上,
龙岩充沛应用林下资源优势,积极引导林下经济产业开展。从去年开端,
龙岩市财政每年统筹布置以奖代补资金500万元支持开展林下经济。据统计,2013年以来,
龙岩开展林下经济扶持资金超越5000万元。
靠山富山
近日,记者在长汀县河田镇刘源村的一片竹林看到,斑驳的竹影下,一只只散养的鸡竞相啄食、互相嬉斗。看着扑腾腾跃的鸡群,养殖户刘水泉的脸上写满了喜悦。从2013年凑钱搞林下养殖河田鸡,到今天养殖量打破万只,年收入超越30万元,短短3年时间,刘水泉一家完成了脱贫致富梦。
龙岩7个县(市、区)还量体裁衣,分离“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开展林下种植、养殖,逐渐构成了永定的巴戟天、草珊瑚,连城的铁皮石斛,上杭的断肠草、梅花鹿,武平的林下养蜂和林下种茶、红豆杉、金银花,漳平的金花茶、林下养殖棘胸蛙,长汀的互叶白千层、黄栀子、金银花、菊花、红菇等,并呈现出范围大、质量好、效益高的开展势头。
目前,
龙岩林下经济运营面积达803.45万亩,完成产值121.23亿元,林农户数12万多户,户均增收10万元,走出一条“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新路子,完成了“生态美,百姓富”的双歉收。
靠山养山
林下养鸡是
龙岩开展林下养殖较普遍的方式。经过长期的理论,林农还发现了一个益处:在林下散养鸡、鸭等家禽,不只节约本钱,鸡粪还能加强林下土地的肥力,且没有污染,既取得良好的经济收益,又完成生态循环。
2011年,
龙岩市福欣牧业开展有限
公司开端搞贵妃鸡林下养殖,带动了30户农户参与,年产值3000万元,被评为2013年
龙岩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4年6月,该
公司与
福建农林大学协作,研讨出草坪网格搭盖技术,既助力了养鸡业的开展壮大,又减少了水土流失。
为理解决林农运营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难题,
龙岩各县(市、区)纷繁“出手”。上杭县从2014年起每年培育50户家庭农场,每户补助3万元;新罗区出台政策,2014年重点扶持3~5个林下经济家庭林场或专业协作社,分别给予5~10万元资金补助……
开展林下经济,种养业是首选。
龙岩各县(市、区)经过政策、资金扶持等手腕,引导农民在林下种植中草药、绿化大苗,养殖纯自然绿色家禽等,既有效应用了林下空间,又修养、抚育了森林资源,完成了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