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墙体广告“坐在家里,看着电视,就能明白地晓得人大是怎样监督政府的。咱老百姓只要看得真,听得实,心里才透亮呀。”70岁的原公营郑州第二棉纺织厂退休干部王友和拍案叫绝。
让王友和感慨不已的电视直播专题问询要从7月29日说起。当天,河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举办作业教学作业专题问询会,其时有8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和1位网民向1位副省长、6个部分的首要负责人现场发出“考问”。 本属于例行的会议,但这次会议室内的铺排和现场气氛与平常大不相同。除旁听人数添加外,会场内额定增加的几台摄像机和场外的数辆直播车,让连“久经会场”的效劳人员都不由得紧张起来。 本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初次运用电视、播送、网络同步现场直播专题问询,对政府作业进行监督,即便较为“奥秘”的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变得揭露、通明,也让选民明白地看到他们的“代言人”是不是仔细实行职责。 “激烈交锋”为民生问者言必有中,答者坦白直言 “学生和家长格外重视提高作业教学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培育与社会需要脱节的疑问,这个疑问怎么处理?”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董广安疑问尖利,并点名让省教学厅厅长朱清孟答复。 “学生培育和社会需要脱节确实存在,在职教范畴,这个疑问更为迫切。”朱清孟面对犀利疑问并不避忌。脱节疑问首要表如今: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人才需要结合不行,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不行,学生的知识才能、素质结构与走向社会后实践作业中的需要结合不行等。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动态的,所以学校的专业设置也大概是动态的,不能原封不动,更不能有啥条件就办啥专业、啥专业成本低就办啥专业。”朱清孟说,教学行政部分将会同人社、发改、工信等部分,为作业院校及时调整专业提供必要的信息效劳。 “我尽管退休了,但关怀时政的热心不减。”酷爱读报的王友和通知记者,他从媒体报道中留意到,人大常委会的每次专题问询都是老百姓关怀的热门。格外是这次,老百姓就像在会场上相同,人大代表问询的每一句话都听得很明白,让他也有感同身受之感。 “问得言必有中,答得没有套话空话,真过瘾!”王友和如是评说。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宣扬处副处长陈波通知记者,问询权是人大监督权中的一项重要职权。与通常的问询对比,专题问询的目标对比明确,内 容更加详细,经过选择大众遍及关怀的社会热门、难点疑问,听取“一府两院”及有关部分的专题报告,并要求其负责人当面给予答复,具有社会重视度高、对于性 强、互动作用好等特点。 “请问徐济超副省长,省政府在加速作业教学改革开展方面,有啥详细计划?”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李建伟举手提问。 “在上学的费用上省里将拿出普惠性计划,下一年起一切的中职在校生膏火全免,眼下财务已拿出8亿元,免除农村和农学专业的膏火。”电视画面上的徐 济超严厉而仔细地答复,“下一年将再拿出4亿元对经济格外艰难的学生给一些补助,决不能让职教院校的学生由于生活艰难失去上学的时机。” 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在问答环节完毕后指出,问询是人大常委会监督方法之一,是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作业教学专题 问询,既是答复人民大众对事关全省全局和民生杰出疑问的关怀,也是人大常委会对政府作业的监督和推动。 立异方法被点赞大众积极参加,网友也有代言人 “我代表网友向政府有关部分负责人提问。”最后一个提问的是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关少锋,“我自己做了一些收拾,对比集中的一条是当地本科高校转型开展疑问。请问一般本科院校为啥要转型?转型有啥艰难?怎么引导转型?” 关少锋说,在本次作业教学专题问询会举办前夕,省人大常委会经过网络向网友搜集对于作业教学的疑问。他特意收集网友们的定见,初次把网友们关怀的疑问带到了问询会上。 “为确保问政的有效通明,省人大常委会将职教作业问询纳入计划后,成立了专题调研组。”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笃运通知记者,省人大特意约请 12位省人大代表和8个部分负责人,历时两个多月采纳实地查看、听取报告、明察暗访等方法,实地考察了28所作业院校、13家企业,与50余名校长、教 师、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把握了第一手资料。 历经屡次专题问询的省人大代表马玉霞也参加了这次专题调研。她举例说,作业学校的校舍和一般大中专院校对比,大多显得“寒酸”,有必要加强职教“硬件”建造。 王云龙委员进一步提出:“单个县市在职教经费上存在前史欠账,没有做到依法依规投入。”对此,省财务厅厅长朱焕然表明,对“教膏火附加的30%用于作业教学”这一规则的执行状况,要搞决算揭露,就像揭露“三公”经费相同,让社会来监督。 本年,电视直播、常委会构成人员“诘问”和网友“自在问询”方法,变成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专题问询会的亮点。 关少锋以为,采用专题问询会同步直播的方法,极大提高了省人大常委会作业的揭露度和通明度,也让更多老百姓晓得人大常委会是怎么实行、行使权力的,对推动民主政治建造具有重要意义。 避免监督流于方法问询不只“问事”,还要“看作用” 监督作业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但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原主任程湘清所说,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监督不力就一直是人大代表反映最为激烈的疑问。权力不受监督,在行使中就会违背方向;没有切实有效的方法,监督就会流于方法。 “省人大常委会之前举办的5次专题问询,尤其是上一年以来举办的‘水污染防治’‘感染病防治’等专题问询,不只及时答复了大众诉求,还推动了热门疑问的处理。”陈波通知记者。 2011年11月25日,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就保证性住宅建造、分配、办理等状况进行专题问询。这是河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构成以来,初次以专题问询的方法,请省政府及其构成部分负责人到会听取定见、答复问询、答复疑问。 王玲委员的疑问直接,“在已分配的保证房中,有没有不公正的表象?”对于单个当地呈现的“开宝马车住保证房”的表象,田土城委员则提问:“怎么让保证房真正分配到大概得到保证的人手中?” 赵建才副省长及省住建厅、省发改委、省民政厅、省财务厅等部分的负责人均仔细进行了答复。会后不久,全省保证房准入退出机制得以完善。 2012年,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举办的专题问询食品安全,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说,这次问询是对政府作业的监督和支撑。也让我们看到作业中的距离、缝隙和缺乏,“这种关怀、保护或者说批判,比表彰和赞许的话更能起到推动作用。” “省人大常委会将逐渐使专题问询这一监督方法常态化。专题问询不光要问出症结、问出职责、问出方向,更要问出代表和百姓的心声,使应询者答出原因、答出对策、答出许诺。”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秦玉海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