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波粼粼,大榕树叠翠。傍晚时分,福州仓山区流花溪手工串珠生态公园内,很多群众来此散散步、休闲娱乐,大伙儿陆续感叹:大门口就会有那么好看的生态公园,推开窗见绿、外出入园,真的是好福气。
森林覆盖率高达达到66.8%,深层次执行绿色生态省基本建设,不断促进团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建设绿色发展评定管理体系,探寻连通“两山论”转换安全通道……从“绿富美”的和睦景色到以“碳”谋改革发展,福建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展现一派活力魅力。
绿色生态优先选择
“能在流花溪散散步,这在之前想都不敢想!”福州市群众陆萍超说,早些年,因为缺乏健全的截污系统软件,流花溪一度水质黑臭、生活垃圾处理遍及,周边住户叫苦不迭。
流花溪的蜕变,是福州市水体环境整治的缩影。为处理市区水污染治理问题,2016年9月起,福州采用池河截污、整治沿途污染物等对策推动市区河流环境整治。通过多年全力行动,福州100好几条内陆河已基本展现水净、河畅、岸绿、风景优美的新风貌。
福州市流花溪海峡两岸生机盎然(2020年10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京报记者林善传摄
小暑季节,蔓草葱郁。走入龙岩市长汀县河田镇芦竹村兰秀养殖厂,十几座鸡棚伴山而建、层峦叠翠,成群结队的河田鸡已经树林间惬意寻食。
“别以为如今漫山翠绿色,以往这儿但是满目疮痍的‘火焰山’。”十几年来,养殖厂责任人蓝晓红以鸡苗换树苗,让一座座山上绿起來。绿草如茵以后,“火焰山”变成最满意的纯天然鸡棚,养殖厂的规模化和经济效益红红火火,上年的销售总额接近1000万余元。
在福建省,那样“旧貌换新颜”的小故事比比皆是:在福建莆田兴化平原区上,木兰溪完成了从“水灾之河”到“安澜清波”的绿色生态变化;在漳州东山,服现役60年的八尺门青狮岩被拆卸,东山岛由人力半岛花园变回当然海南岛……
2021年,福建省九市一区大城市气体优质日数比率为99.2%,关键河段优质水体占比为97.3%;“十三五”期内,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满意率超出90%……福建生态环境厅高级工程师郑彧说,绿色生态优点是绿色生态优先选择的結果,福建省近些年深层次打好蓝天白云、碧海、碧水、净士争夺战,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品质持续改进,“清新福建”的金饭碗更加闪耀。
定量化“两山论”
走入福建三钢集团公司三明工业区,绿茵如盖,新鲜空气。三钢集团老总黎立璋详细介绍,根据不断资金投入和创新技术,在钢材生产量持续上升的情形下,三钢完成了总耗能基本上差不多、污染物质排放量大幅度降低,工业区从原先的“环境污染大户人家”完工了“3A级工业生产旅游景点”。
路人踏过福建省三明市三钢集团浮雕墙(2020年11月17日摄)。新京报记者姜克红摄
首先实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撤销34个县(市)区GDP考核标准、创建领导干部生态资源财产离任审计规章制度……福建农林大学校领导兰思仁说,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中,福建省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绩效考核管理体系,让“青山绿水便是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深得人心。
以闽东宁德市为例子,本地相继关掉336个环境保护违反规定违规项目建设,取代落伍钢铁产能522万吨级,资金投入3.8亿人民币关掉拆卸41座矿山开采121个采矿点、166家石材公司,“转型升级”以后,闽东地面兴起了以赣锋锂业为水龙头的千亿元节能环保产业群集,以前的沿海地区“地震带”变成福建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全力“碳”索
福建省“八山一水一分田”,林地类辽阔,有山皆绿。在碳达峰、碳排放交易大环境下,福建省全国各地根据碳票、碳汇等创新发展方式,激话丰富多彩的林果业資源,为自然界添翠绿色,让普通百姓得性价比高。
“不伐树也可以发家致富,好气体愈来愈有价值。”上年5月,全国各地第一批林果业碳票在三明市审签。三明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的3197亩生态公益林被换算成碳节能减排量12723吨,售出14万余元人民币。高唐镇副镇长、常口新联村领导班子张林顺说,归功于护林产生的好绿色生态,本地大力推广乡村旅游,上年群众平均纯收入做到2.9万余元。
上年7月,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市举行,主办单位根据福建省亚欧股权交易中心,向泰宁县一家林果业企业订购了300吨林果业碳汇,用以相抵此次大会碳排放,进而完成大会“碳排放交易”。
现如今,选购碳汇完成商业活动“碳排放交易”,已变成福建省全国各地贯彻翠绿色低碳环保观念的主要方法。资料显示,目前为止,福建省总计交易量林果业碳汇350.8万吨级,成交额5168.86万余元,交易量和成交量均居全国各地前端。
促进厦大、福州大学等高等院校创立碳排放交易科学研究组织;福州连江县进行15000吨海水养殖水产业深海碳汇交易新项目;龙岩武平县发布线上与线下一体化的林果业金融区块链股权融资综合服务平台……一系列与“碳”有关的改革创新探寻已经八闽大地结果实。
福建省已将碳达峰、碳排放交易列入“十四五”整体规划和绿色生态省基本建设总体合理布局。福建省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办公室主任张福禄表明,下一步,福建省将以社会经济发展全方位健康转型发展为推动,以电力能源环保低碳环保发展趋势为重要,协作推动减碳、减污、扩绿、提高,保证按期完成“双碳”总体目标。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