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看病难看病贵,8月29日,省政协和本报联合开通“民声连线”听民意。一个小时的时间里,邓相超、刘春宏、焦桂云3位省政协委员和民建省立医院支部副主委孙立军、百姓代表李春香共接了46个电话,这些读者朋友通过自己或家人的就诊经历,为破解看病难看病贵提出建议。
做不做CT、磁共振一家医院3种说法
“我儿媳妇在××医院看牙,一颗牙已花了4000多元了还没治好,估计要花一万元,你说看个牙都要花将近1万元,有点别的大点的毛病,老百姓还看得起吗?”济南市民张女士拨打“民声连线”说。
“我在××医院补了三个牙洞花了1390多元,看牙也看不起了!”读者张先生也反映当前看牙花费太高。他找了个在医院的关系问了问,“人家说材料成本也就几十元钱,怎么到老百姓身上,就这么高了?看病越来越贵,让人不得不质疑:真的是医疗成本高了还是有别的原因?”
济南市民高先生也在质疑看病花费,不过他关注的是“大检查”。高先生说,他老伴8月10日住进省城某医院,8天花了8000多元。“老伴得的是脑梗,这是第二次住院,没有别的症状:感觉手不大得劲,症状也比较轻。”高先生说,住进医院后,医生让做CT和磁共振,前者好几百,后者1000多元;做完后问该院另外一个大夫,“这个大夫说只做磁共振就可以;结果碰见第三个大夫,这个大夫说这两个检查都不用做。这三个医生,都是一个医院的,俺该相信谁啊?”
高先生说,老伴住院的一天,医生让做大小便化验、验血,共花了1150元。他一看就是普通化验,就去问这三项分项是多少钱,“人家说医院不让说。”高先生不明白,这三项再怎么化验,也花不了上千元啊。“卫生行政部门不是说让患者明白消费吗?这家医院怎么就不让患者‘明白’?医生不管患者病情,上来就让做磁共振和CT,患者花钱能不高吗?”“老伴输着液上厕所,掉了针头,换了一个,又花了20元?一个针头有这么贵吗?”高先生说,老伴住院花的钱真是一笔糊涂账,他想要一个明白的说法。
能否增加定点医院并建立转诊制度
济南市民李先生60多岁了,他和老伴的门诊统筹定点医院为山东省地矿医院,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离家近。最近两人几乎同时出现了头晕症状,赶紧去定点医院检查。“医生怀疑是心脑血管疾病,说检查做不了,让去大医院。但我们定点就在那个医院,要去大医院的话,得花自己的钱。”李先生说,老年人除了那点退休金没什么收入,不舍得花钱,定点小医院看不了病,该咋办?
李先生建议,小规模的门诊统筹定点医院应该上点设备什么的,或能及时转院,转院也能享受门诊统筹待遇,别太死板了。
前来接听“民声连线”的李春香也在关注济南市的门诊统筹,前几年她提出增加门诊统筹的建议,今年变成现实。李春香告诉记者,今年4月,济南市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政策实施,门诊统筹定点医院几乎涵盖了市区所有二级及以下医院和医疗机构,但三级医院的定点医院只有5家,数量过少,分布不均,对参保人选择定点医院做了严格限制,只允许选一个定点医院。目前,社区医疗机构药品数量少,检查手段少,双向转诊渠道未开通,新办法带来了新问题。“我认为,新办法已规定了完善合理的统筹支付标准,在此基础上可适当放宽门诊统筹的政策和标准。”李春香建议:增补定点医院的数量,将驻济各级各类三级医院全部纳入定点医院范围,体现方便参保人就近就医的原则,少点看病难。同时建议增加选择定点医院的数量,变只能选择一家医院为可选择一家三级、二级或一级、社区、梯次搭配的一组医院,并增加中医医院和专科医院,体现方便参保人按需就医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