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肉牛生猪养殖成为保山市脱贫增收重要支柱

肉牛生猪养殖成为保山市脱贫增收重要支柱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22年05月30日 01:05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云南保山墙体广告

原标题:存栏、出栏、肉产量增幅明显 肉牛居全省前五 生猪排全省第三肉牛生猪养殖成为我市脱贫增收重要支柱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肉牛生猪产业发展和县域屠宰中心建设专题协商会上获悉,2019年,全市畜牧业产值111.7亿元,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1.6%,全市生猪养殖覆盖农户18.8万户75.3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7万户23.2万人,人均增收1353元,肉牛养殖覆盖农户10.1万户38.1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万户9万人,人均增收1986元。肉牛生猪产业已逐步成为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和脱贫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肉牛和生猪产业发展,始终将其作为稳农兴农和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来抓,坚持 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环保 的发展方向,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综合效益,着力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分散畜牧业向规模畜牧业、弱势畜牧业向优势畜牧业、低效畜牧业向高效畜牧业迈进。

为稳步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编制了《保山市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力争到2025年,全市肉牛存栏达到140万头、能繁母牛存栏64万头、出栏肉牛50万头,努力把肉牛产业打造成为全市综合产值100亿元以上的大产业,把保山打造成云南重要绿色优质肉牛生产加工基地。

农业产业要靠一体化来实现。围绕产业发展目标,我市畜牧产业探索形成了一批 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销售 公司+种源基地+奶源生产基地+加工企业+销售 等肉牛产业化、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带动了农业增效、支撑了产业扶贫。全市进入国家农业农村部养殖场直联直报系统备案的肉牛养殖户123户,肉牛年出栏达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6户,肉牛年出栏10头以上养殖大户(场)1763户。截至2019年底,全市肉牛存栏67.5万头、出栏22.99万头、牛肉产量2.97万吨,较上年分别增6.10%、17.7%、21.1%。据行业数据统计,2019年我市肉牛存栏、出栏、肉产量分别在全省16个州(市)居前5位。

为加快推进生猪产业发展,我市充分利用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规模场贷款贴息、养殖业保险等扶持政策,在加快创建国家、省、市级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场的同时,签约东方希望集团、西南集团等国内外知名农牧企业落户保山,逐步推动全市生猪产业向 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 方向转变,着力提升生猪产业发展质量、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生猪市场稳定了,市场供给才能有保障。全市现有已认定并正常运营的生猪类市级龙头企业11户,形成了一批 公司+合作社+基地+互联网销售 公司+合作社+农户+屠宰厂 养殖场+合作社+屠宰+学校 等养殖、屠宰、销售、配送一体化运作模式,延伸了生猪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截至2019年底,全市生猪存栏 272.6万头,较上年增长2.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 27.5万头,较上年增长13.3%;出栏生猪353.7万头,较上年增长12%;猪肉产量 28.86万吨,较上年增长8.2%,猪肉产量占全市肉类总产的82%;全市生猪存栏、出栏、肉产量均居全省16个州(市)第三位。

优化组合各类生产要素,加快推进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了畜牧业产业发展水平,有力助推了我市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目前,全市进入国家农业农村部养殖场直联直报系统备案的生猪养殖户(场)462户,全市有年出栏生猪100头至499头的规模养殖场1617 个,年出栏500头至4999头规模养殖场(小区)285个,50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小区)22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水平为13.6%,分别创建国家、省、市级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场3个、12个、60个。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