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层峦叠嶂,天高云淡。山脚下,一排排靓丽的楼房耸立。
“咱农民也过上城里人的日子了。”当地农民张某,在自家新房的客厅里悠闲地沏了一壶绿茶,窗外,条条宽敞的马路,勾勒出一个堪比城市社区的宏图,曾经分散于山间的7个村的数千村民,都将成为这个社区的新居民。
八达岭镇有十多个行政村,最远的距离镇政府十多公里,村子规模普遍不大,多数村庄人口不超过五百人。像八达岭一样的乡镇,在本市还有很多。
如何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根据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北京,走上了一条“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之路。
“咱村叫营城子,500多户,一千多口人。原先老村,都是砖垒的老房。”张某的延庆话音透着质朴。
土炕、土炉子,陪伴营城子村农民世世代代。“一冬烧3吨煤,也不暖和,屋里才八九度。山里冷,冬天难熬。不光是冷难熬,旱厕,臭。没排水沟,脏水乱泼。洗澡得坐公共汽车,去县城洗,回来又是一身土。”
镇里也难。镇长说:“村儿再小,也得通路、通水、通电,建设开支都不小。”近几年,平均每个村的基础设施投入都在五百万元上下,“山里的三堡村,居住人口只有一二十人,为解决饮水问题,打一口井就花了80万元。”
曾经被许多旅游、地产企业看中,欲兴建别墅、商品房的京藏高速路南侧这片“黄金宝地”,开始为农民建设现代化社区。如今,已完成新民居建设八百多套,五百多户农民住进了新楼房。
据北京墙体广告了解,还有更多设施正在兴建、即将完工,老年公寓、文体中心、更大的幼儿园和中小学校……
生活环境好了,更多的土地节省出来,节约的土地将发展高端旅游度假、商务休闲、民俗旅游等产业,集中打造八达岭旅游休闲综合服务区,全镇农民家门口就业,还能享受分红。
墙体广告制作了解像张某居住的小区一样,目前,本市十二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正在推进,两万余农民将从分散的村庄搬进设施齐备的集中居住区,就地享受城市生活。而此前,在更大范围内,全市已有六百多个村庄分类推行村庄社区化管理模式,社区化管理在本市城乡结合部地区已实现全覆盖。
越来越多的农村在“城乡统筹”中实现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共享文明与实惠。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