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据悉,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于2022年7月21日至23日在四川宜宾共同举办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打造技术创新、产业协作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
据了解,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是我国举办的首个世界级动力电池行业盛会,突出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以“智汇绿色动力·创享低碳未来”为主题,集会、展、赛、体验于一体,将举办开幕式、主论坛、考察体验、企业家之夜、投资促进会、分论坛、展览会、挑战赛、“云上宜宾”高端对话等系列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旨在深化产业国际合作交流,吸引全球创新优势资源集聚,推动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重要引擎。
本次大会凸显“重要嘉宾云集,共绘产业未来新蓝图”“专家学者共论,激荡产业发展新思想”“聚焦前沿技术,展示产业应用新成果”“智能业态体验,创享绿色低碳新未来”“会展集聚资源,助推产业生态新发展”等五大亮
集聚与赋能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徐志文表示,当前,四川省已成为全国动力电池原材料保障、生产、应用、回收等全生命周期协同发展的主要承载区,在自主创新研发、技术成果落地、技术应用平台和配套链条完善上取得重要突破,构建起以宜宾为研发制造基地、以川西地区为锂矿原料基地的全产业链布局,集聚与赋能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会以“智汇绿色动力·创享低碳未来”为主题,既体现对动力电池与“双碳”关系的全新思考,也契合当前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大势的现实需要。创新机制,健全部省联动机制,每月会商研判,秉持“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办会理念,创新“总监+组长”机制,全力推进市场化运营,力争办成国际一流的动力电池行业盛会。创新体验,支持宜宾按照“电动川渝”“电动四川”部署,投运和推广公交车、巡游出租车、网约车、重卡等新能源交通工具,全面升级电动化交互体验,电动化样板城市建设初见成效。
目前,已明确出席本次大会的嘉宾315名,包括欧阳明高、吴锋等8名“两院”院士,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等23名国内外领军企业代表,德国图林根州政府向大会发来了贺信。同时,宁德时代、特斯拉、国家电网、格林美等160家企业确认参展。
宜宾创新推进基金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累计投产动力电池产业项目20个、总投资428亿元,签约在建(待建)项目42个、总投资879亿元;扎实开展“招商攻坚”,宜宾有望在6月底前再签约投资100亿元的中材锂膜电池隔膜、投资65亿元的远东智能铜箔等项目11个、预计总投资586亿元。加快推进基础保障,宜宾国际会展中心、配套酒店等全面升级,制定完善大会防疫医疗保障等应急方案,确保大会安全有序。同时,宜宾正优化提升市容环境、城市功能,向全球展现宜居宜业、开明开放、绿色共享的良好形象。
动力电池产业保持蓬勃发展势头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在碳中和大背景下,全球汽车电动化加速转型,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新阶段,动力电池产业也保持蓬勃发展势头。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整体处于全球前列。2022年1-5月,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继续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技术指标稳步提升,无模组设计、刀片电池、弹夹电池等系统结构创新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高镍无钻电池、固态/半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取得突破。
目前,回收利用初具规模,170余家汽车生产和梯次利用企业已在全国31个省市、326个地级行政区建设1万余个回收服务网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已在通信基站备用电源、电池储能等领域开展大量实践应用,初步实现商业化运营。
宜宾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实验室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翟刚表示,四川是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具有锂矿资源丰富、产业聚集度高、研发能力强、政策环境好等特点,是全球产业生态体系最为完整、配套协作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现已形成以宜宾为主导,成都、遂宁、眉山、甘孜、阿坝等协同发展的格局。
在锂矿资源方面,四川锂矿资源储量丰富,占全国总量的57%,居全国之首,现已具备采矿权的矿石储量达1.58亿吨,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在产业基础方面,四川培育引进了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华鼎国联、天齐锂业、巴莫科技等一批行业领先企业,聚集了锂矿采选、基础锂盐、电池材料、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100户,现已具备锂矿开采能力近150万吨,基础锂盐产能24万吨,正负极材料产能125万吨,动力电池产能100GWh,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36万辆,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在创新能力方面,四川先后引进了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吴峰院士创新中心等行业顶尖科研团队,并组建了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吉利南充商用车研究院等创新研发机构,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研发支持。在政策环境方面,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将其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领域,着力培育。先后出台了《四川省支持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电动四川”行动计划》,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政策保障。
下一步,四川将继续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体系,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形成锂矿开采能力500万吨,基础锂盐产能60万吨,正负极材料产能250万吨,动力电池产能350GWh,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80万辆,实现产业高速高倍增长,打造世界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1+6”动力电池生态圈 助力建设“动力电池之都”
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廖文彬表示,四川省委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动力电池产业,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建设宜宾‘动力电池之都’”。近年来,宜宾市认真落实中央、省委战略部署,抢抓新能源产业风口,全力发展动力电池及上下游核心配套产业,目前已签约落地产能达225GWh,预计今年将生产动力电池70GWh以上、实现产值500亿元以上。
在规划布局方面。依托四川时代,规划布局了以三江新区为核心的“1+6”动力电池生态圈,其中:三江新区临港经开区布局整车和动力电池主体项目,长江工业园布局部分动力电池和汽车电机、电控及电池结构件等配套项目,罗龙工业园布局铜(铝)箔项目,江安县工业园布局涉化工类电池材料项目,珙县工业园布局涉电镀类电池材料项目,屏山县工业园布局电池负极材料项目,高县工业园布局回收循环利用项目。力争通过5年努力,把宜宾打造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动力电池及核心配套产业基地、科技研发基地、人才培养基地、营销总部基地,引领带动四川万亿级动力电池产业发展。
下一步,宜宾市将抢抓大会机遇,坚持以会展集聚带动产业集聚,持续推进动力电池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发展质效。大力开展基金招商、链式招商、集群招商,持续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核心配套项目;整合本地国企优势资源,成立动力电池供应链公司,服务动力电池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加快推进四川时代等重点项目建设,梯次打造一批1000亿级、500亿级、100亿级企业,力争到“十四五”末,培育形成动力电池年产销200GWh以上、产值3000亿元以上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体系。
加快动力电池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营造车路协同示范、能源港、碳大脑智慧平台等动力电池智慧应用场景。抢抓宜宾作为全国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重卡特色类)建设的机遇,出台《全面推进“电动宜宾”工程实施方案(2022—2025年)》,到2025年建设充电接口4万个以上、重卡换电站60座、推广电动重卡3000辆以上,公共领域、专用领域车辆电动化率达到90%以上,在绿色低碳融合发展上形成示范。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