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巴广场上,身穿土家传统服饰的女子在配乐下跳起摆手舞。
探秘古村落:“文舞双全”后溪村 体会异样的传统文明
68岁的彭开福解说白家宗祠的故事。
重庆墙体广告 开栏语:我国拥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史。自古以来,大家以勤劳、智慧,以及与大自然的默契协作,耕耘出生生不息的日子集群。即使在今天,一些隐秘的古村落仍然沿用着千百年来的日子技能与传统。
古村落奥秘而夸姣,但现在却面临“顾影自怜”的尴尬局势。
2014年7月16日,住宅和城乡建设部、文明部等发布了本年第一批列入中心财政支撑范围的我国传统村落名单,全国327个村落当选,重庆占8个。即日起,本报格外推出地舆版系列报道——《探秘古村落——找回丢失的夸姣》。记者将奔走风尘,走进藏匿于重庆的古村落,带你体会异样的传统文明,一起揭秘在中心财政支撑后,它们将为游客捡回哪些丢失的夸姣。
传统村落重庆名单
涪陵区大顺乡大顺村;
綦江区东溪镇永乐村;
忠县重生镇钟坝村;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梅江镇民族村;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水河镇河湾村、后溪村、苍岭镇大河口村、南腰界乡南界村。
从酉阳县城动身,一路向东80多公里,到达三峿山下的酉水河西岸,酉水河镇后溪村位于于此。后溪村占地22.5平方公里,有6277名乡民。《道德经》记载的“常德不离、全国之溪”(意为常德不远就是酉溪),证明后溪村前史可追溯到2000年前。
据当地乡民介绍,后溪村有三大特征——宗祠、摆手舞和蜜柚龟,现在都面临窘境。9月17日,记者走进村落,看看这个“文武双全”的后溪村,连绵着时代变迁下如何的故事。
建筑篇 宗祠见证百年兴衰
上午8点,走过几条老街,穿过若干弯曲的田坎,记者抵达了村里的祠堂——白氏宗祠。68岁的老乡民彭开福,正站在祠堂二楼,用衰老的手抚摸着相同衰老的木柱。
白氏宗祠砖石外墙斑斓,内部空阔且杂乱,能够证明其荒废已久。
“这白氏宗祠就有3所,是1885年缔造的。别的还有彭氏宗祠、高氏宗祠、田氏宗祠各一所,都是那几年建筑起来。”彭开福对村里的祠堂了如指掌,说起它们的前世此生,老人家舌灿莲花,连宗祠的面积、房间数都记住一览无余。
“这白氏宗祠建筑面积有318平方米,两头厢房有两间、内堂(用于安放神主牌位)120平方米……”彭开福介绍说,古代宗祠“领导者”有着登峰造极的权利,他能对族员指挥若定,进行奖惩、管制,关于犯错的人,甚至有生杀大权!不过,跟着时代变迁,宗祠必定要失掉这些功用。
彭开福称,从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村里的宗祠成了供销社库房,改革开放后就沦为废墟了。这样的文物仍是应当保存下来,村里要搞旅行,这些宗祠很快又会派上用场。
歌舞篇 摆手舞在后溪诞生
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
9点过,后溪村舍巴广场,伴跟着锣鼓声,二十多名女子身穿土家服饰围成一个圈,在鼓点节奏的指引下,她们摆手、甩脚,舞出挖土、撒种、插秧、作揖等动作。圈中心,一名年青男人站在一个大鼓前,左手拿槌、右手持锣,共同演绎了一场摆手舞。
在这支队伍中,60岁的彭玉菊是年龄最长的。“我从小就会跳,包含我的两个女儿,也是从四五岁开端学,在后溪村,摆手舞简直是人人都会的。”
彭玉菊说,后溪村是摆手舞的发源地。在唐代史学家、政治家杜佑所着的《通典》中,载有巴渝舞曲中的“矛渝”、“弩渝”,与摆手舞中的“披甲”、“列队”、“拉弓射箭”等军事舞蹈千篇一律,故揣度摆手舞与巴渝舞同源异支,当起源于周代,距今也有最少2000余年前史。
“咱们祖先跳摆手舞,是为了庆祝或请求风调雨顺、农作物丰盈,表达咱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彭玉菊说,这样的习俗一向撒播下来,每年秋收和重要的时节,乡民们都会以摆手舞来庆祝。
不过,时至今日,摆手舞现已不单是庆祝节日的舞蹈。从2007年开端,简直每一天,在舍巴广场,都会有一群后溪乡民聚集于此,用摆手舞来作为他们的文娱方法。彭玉菊说,期望摆手舞能作为一大特征,变成后溪村今后的旅行招牌。
工艺篇 蜜柚龟造“打火机”
11点,记者走进乡民刘仲华家,本年63岁的他,被村里人称为刘大师,他身藏绝技,家里“住”着不少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蜜柚龟。
见到刘仲华时,他戴着一副眼睛、斑白的头发顺向后脑勺,手上拿着一支木制东西,在已成型的“龟壳”上雕琢花纹。
“一颗拳头大、未成熟的蜜柚,经过晒、捏、刻等多重工序,就成了一只憨态可掬的小乌龟。乌龟是空心的,里边用来装火石和火草。”刘仲华说,蜜柚龟始于刀耕火种的时代,其时,视长寿龟为图腾的土家人,就拿手这门手艺。他们将蜜柚内腹取出阴干后,把火石、火草放入其间,火镰挂在外面,火镰击火石便可生火、点着火草。这算得上最早的打火机,是咱们我国农耕文明的活化石。不过,跟着工业技术的前进,蜜柚龟早已失掉实用价值,但作为一件艺术品,仍是很有保存的价值。
刘仲华十几岁开端跟长辈学习,把握了蜜柚龟的制造方法。“我教过最少70个徒弟,能学出来的,只要七八个。”刘仲华叹气,之所以学成率低,并不是蜜柚龟有多难,而是蜜柚龟无法让人养家糊口。
刘仲华说,他一向在做蜜柚龟,但即使是旅行旺季,一个月也只能卖掉一二十个。他期望后溪村的旅行业能快些开展起来,到时候蜜柚龟有了销路,大家也情愿来学。
当地计划
设置展览馆 开展民俗扮演
“在中心财政给予支撑后,咱们就对后溪村的维护性开发进行了计划。”酉水河镇副镇长杨袖领说,开始计划是将后溪村的民间文明、大众文学、当地舞蹈和传统手工艺品等与旅行业联系,杰出“乡、土、农、俗”特征。
首要,为了不损坏后溪村的前史建筑和传统面貌,在村内设置步行街、停车场、游船码头、广场和跨江吊桥的一起,照旧保持村落初始的空间标准,而白氏宗祠等前史建筑和文物维护单位,会作为土家宗祠文明展览馆,向游客展现土家人日子作息。
“关于摆手舞、蜜柚龟等民间文明、传统手工艺品的传承,会经过节庆活动、文艺扮演和土家日子体会等多种方法传承推行,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咱们土家族的民俗文明。”杨袖领说。
专家支招
复兴古村落 需要以人为本
“传统村落的文明开掘与维护,是一个人与自然有机联系的可持续开展过程。”西南大学前史文明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教授田阡表示,关于传统村落来说,“人”和“人的日子”,就是开发维护的要点。
田阡说,关于宗祠这类文明空间物质文明遗产,有必要着重它的地域整体性,能够将各个姓的宗祠进行整体计划,既能够防止资本浪费,又能以分众化的形状,给各类旅客供给“定制式”体会。
摆手舞这类歌舞艺术,则能够经过现场扮演与多媒体制造等方法,使其进入商场。蜜柚龟能够思考产业化运营,推进民间文明事业的开展与复兴,还能够经过商场培养,添加当地人的工作与收入。
(重庆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