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墙体广告 颍东区新乌江镇李土楼村曾经是一个村集体年收入简直为零的贫穷村,近几年来,在市教育局财力、智力、人力多渠道帮扶下,村集体经济收入完成了从无到有,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不时进步,该村摘去贫穷的帽子指日可待。
颍州晚报记者理解到,对照扶贫村脱贫规范,经过市县区等有关部门审核,估计今年底我市将有42个贫穷村出列,完成脱贫。
贫穷村迎来结对帮扶单位
李土楼村地处新乌江镇西北,全村共有17个村民组,1609户、4826人,其中建档立卡的贫穷户256户、747人。
由于缺乏开展项目,该村集体收入极少,有的年份简直没有,几年前被颍东区政府列为贫穷村。
2014年11月份,该村迎来了帮扶单位——
阜阳市教育局。
市教育局结对帮扶初期,即成立了由局长亲身任组长的扶贫帮扶指导小组。然后不久,该局工作人员鹿广军成为驻村干部、李土楼村扶贫工作队长,和单位扶贫帮扶指导小组人员一同,为村子开展制定了细致的扶贫措施。
据市扶贫办相关担任人韩奎修引见:当年,我市包括市教育局在内的126家市直单位,均派出精干人员,分别到128个贫穷村参与扶贫工作,其中市卫计委和市政府办公室各与两个贫穷村结对,提供帮扶。
结对帮扶以来,市直单位指导班子每月来村至少一次,随时理解状况,以便“把脉问诊”,为贫穷村寻求致富之路。
今年底42个贫穷村将脱贫
去年1月份,市教育局副局长齐明砾到李土楼村调研时发现,该村粉丝专业协作社粉丝项目和蔬菜大棚种植颇有前景。经过调研,市教育局决议出资支持。
去年5月27日,支持该村开展实体经济的5万元扶贫资金到位。村委会应用这笔资金成立了协作社,村民采取入股、固定比例分红的方式参与。
经过一年的开展,李土楼粉丝协作社红薯种植基地达500亩,经过订单回收带动红薯种植2000余亩,亩均增收800元。
而村里的粉丝加工厂年消费粉丝可达50吨,吸收农户126户参加。估计今年10月份,村委会将取得固定分红3万多元,完成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的可喜打破。
此外,加上市教育局支持建立的村级光伏发电站今年7月建成投用,村集体又增加了一笔收入。
除了李土楼村,在阜南县于集乡于集村,市委统战部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刘保良,也积极展开帮扶工作:流转土地500亩,种植特征农业,其中种植绿化树木150亩、水生莲藕100亩、芋头60亩、生姜70亩、分葱及高淀红薯12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