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西南医院门诊进口的6块展板引起了不少病人的留意,展板上发布了21名医托的相片和信息,并用骗术、事例提醒病人防骗。
病人拍手称快
这6块展板包含了骗术篇、事例篇、缘由篇、防备篇和提示篇,并发布了医托相片和信息,仅仅医托的眼部都被打上了马赛克。
“这些人即是缺德,赚黑心钱。”带妈妈到医院治病的赵先生很气愤,他的亲属就曾被医托骗过。路过的病人无不拍手称快。
发布的医托共有21名,其中6男15女,年纪大多在三四十岁之间。
挂号时被医托忽悠
蔡先生是贵州遵义人,由于患有耳鼻喉方面的疾病,他于2013年9月10日到西南医院就医,在门诊排队挂号时,他遇到了医托。
其时,一名中年妇女上前与他搭讪。对方打听到蔡先生的病况,然后说自个也曾患这种病。在获得蔡先生的信赖后,该妇女表明知道一位专家,不仅医治效果好,而 且医药费很廉价。蔡先生信以为真,被该妇女带到渝北某诊所。很快,“专家”就给蔡先生开了2160元的药物,蔡先生随即脱离。
之后,蔡先生越想越不对,上彀一查,“专家”给他开的这些药实际上只要一两百元。得知受骗的蔡先生立即赶往西南医院捍卫处反映状况,捍卫处工作人员依据蔡先生供给的状况,很快抓住了忽悠蔡先生的这名医托。
一般只能批判教学
西南医院捍卫科科长许继光介绍,医托的骗术本来很简单,即是使用人们就医时的焦虑情绪和对医药费的灵敏心思。行骗目标一般为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的外地人和农村人。
“西南医院没有任何分院,也没有专家在外坐诊。”许继光说,医托一般先偷听病人的说话,再自称是病人的老乡、街坊或熟人,与病人拉关系。获得病人信赖后, 医托会把“亲身经历”通知病人,某医院某教授专治这种病,找他更廉价更有用。把病人骗到偏僻小诊所后,早就串通好的黑医装腔作势给病人治病,然后高价卖出 一些实际上非常廉价的中草药,待病人走后,医托和黑医分赃。
许继光介绍,这些医托以中年妇女居多,每天早上6点到8点钟这段时间出没最为频频。医院也组织专人对医托进行了解,但抓到医托时,一般是在本来施行骗前,所以只能批判教学后放人,这也导致不少医托重复作案。发布医托的做法是要让病人自动了解和抵制医托。
许继光提醒,防医托要做到四“不”,不与陌生人搭讪、不轻信随便冒出的亲属朋友、不迷信所谓的神医名医、不跑到偏僻的诊所就诊。
新闻延伸>
贴相片是否侵权?
关于发布医托相片是否侵权的疑问,许继光表明,医院已对医托的相片和名字做了含糊处置。
记者上彀搜索发现,全国不少医院都曾曝光过医托的相片,而这也引起了不小争议。温州一家医院贴出数名医托未经处置的相片,而且直呼“警觉骗子”;东莞一家医院让被抓的医托举着写有自个名字的白纸摄影,然后贴在门诊大厅。
关于医院的这些举动,多数病人表明皆大欢喜,但也有理性的病人以为,医院只需发布名字就行,而不该像对待监犯那样发布相片。律师们则表明,医院的初衷入情入理,但从法令的角度来说,做法欠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