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名失联人员得救
韩向晖详细介绍,8月17日22时25分,西宁市气象局、大通县气象局公布暴雨红色预警,接着我市很多地区发生强降水。至18日零时许,西宁市大通县青林乡、青山乡一瞬间强降水,引起山体滑坡,导致泥石流,导致河流改道倾泄,2个城镇6个村1517户6245人遭灾。目前为止,灾难已导致17人遇险。取得成功解救20名失联人员,依然存在17人失踪,2栋住宅被冲倒,14栋房子绝大多数损伤,别的房子、路面、公路桥梁、河堤等灾损状况正在进一步统计分析中。
灾难发生后,青海依次快速运行省部级突发性灾难事情II级和I级应急处置,应急管理部领导班子王祥喜率调研组赴受灾地区指导工作,省委副书记信长星、代省长吴晓军率有关负责同志赶赴现场深入开展援救,消防安全综合性援救、各专业救护队、西部战区、青海省军区等驻青人民解放军及武警士兵等第一时间派遣援救团队,县市镇党委政府政府部门及相关部门全力以赴进行工作人员救援处置工作。
与此同时,为全面指挥调度系统应急救援装备工作中,省市县协同创立大通县“8·18”山洪灾害应急救援装备处置工作应急指挥部,由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任双组长,西宁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和省委常务副省长任副处长,省有关部门和西宁市委、市人民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为总指挥部组员;创立正前方总指挥部,内设综合协调组、救援组、抗灾善后处理组、医疗救治组、民众迁移安装抚慰组、灾难调查小组、新闻组、疫防组、技术性专家团等9个小组,分别由省市县领导人员公安部党委、副处长,省市县扁平化设计一体生产调度,高效率进行救援工作。
灾难发生后,总指挥部把救援失联人员放在第一位,省份领导干部当场指挥调度系统,县级领导分类领队,机构消防安全、公安机关、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紧急等相关部门和农村干部、附近城镇、村人民群众总共4500余名,并分类按段、延伸线扩面、全面启动,网格化管理、“全方位”清查救援失联人员。
韩向晖详细介绍,经生态资源、水利工程、气候等相关部门现场查看,分析本次灾难形成原因,基本觉得本次灾难的原因很多三个方面:
一是最近连续降雨导致土壤层水流量做到或将近饱和状态,8月份至今,青林乡降水量总计达114mm,超出50年以来8月均值,地面水流量增加,短时间极强降水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性。
二是本次降水时间较短、强度高,降水全过程不断一小时左右,青山乡、青林乡各自产生降水量约34.6mm和39.3mm,雨强往年少见,加上青林、青山绿水当地强降雨和上下游宝藏乡降雨聚集,地表径流扩大,汇河面大,短时间构成了山体滑坡。
三是青山乡沙岱河,河长约33千米,水域面积124.35平方千米,谷地狭小落差大,很多年平均流量每秒钟1.07立方,17日强降水导致河堤总流量突增加到100立方上下,山体滑坡流量多,引起山洪灾害。
韩向晖表明,下一步,将根据国家应急管理部部署工作,进一步压实责任,加强指挥调度系统;用对多方面能量,增加救援幅度,逐村逐户核清审批失去联系总数,保证无遗漏;积极做好负伤人民群众救护,细腻确保遭灾群众生活,搞好罹难者亲属抚慰善后处理;尽快地恢复路面、电力工程、通讯等设施,保证通畅;井然有序深入开展灾难缘故调查工作;并重新增加我省安全隐患排查幅度,实化应急方案,加强值班值守,保证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发觉,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汇报,维护保养人民群众生命和资金安全。
9名轻疾伤者生命体征平稳
就群众关心的“8·18”山洪灾害发生后有关工作开展情况,马明旭详细介绍,截止到8月18日21时,各个能量共资金投入4500余名参加援救,护理、救援拖车总共160余辆。
自然灾害发生后,市委市政府、市政府办十分重视大通县抢险救援工作中,严格执行《大通县防汛抗洪应急预案》《大通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2022年大通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第一时间运行Ⅳ级应急处置,创立大通县“8·18”山洪灾害应急救援装备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机构紧急、水利工程、生态资源、公安机关、消防安全、环境卫生、民政部门及社会救援能量快速入岗及时,进行员工迁移、应急救援装备、救援清查、巡视安全防护、道(线)路维修、灾害性预防等相关工作。与此同时,高度关注天气变化和雨情动态性,提升自然灾害信息搜集、排查和申报,及时性公布预警提醒,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援救环节中,根据清查遭灾人员名单、定居状况,在大通汽车一中、朔山初中开设遭灾人民群众安置区,已自力救济迁移安装1249名人民群众,装运户外帐篷、行军床、被子、泡面、纯净水、药物等应急物资,切实维护遭灾群众生活。与此同时,机构工作专班,一对一搞好罹难者亲属抚慰善后处理。
大通县各医院门诊应急空出130间医院病房用以救护伤者,并开通绿色通道。山洪灾害里的9名轻疾伤者已运送至西宁市第一医疗管理公司第二院区救护,生命体征平稳。为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中,县疾控中心派遣消毒队共4组8人,已经完成3轮消毒。与此同时,机构工作专班,一对一搞好罹难者亲属抚慰善后处理。
下一步,大通县将坚持不懈“以人民为中心、生命至上”,竭尽全力进行应急救援装备工作中,妥善处理遭灾人民群众,确保援救及生产活动物资,提升疾病预防等相关工作。与此同时,搞好遇难者亲属和亲人的抚慰善后处理,尽最大力量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