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健康口腔,带来更好“胃口”;推进安心托幼,解决家长“后顾之忧”;打造“三公里”就业圈,让群众家门口充分就业……随着我市暖民心行动的稳步实施,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见效,人民群众的生活变得更有“民生温度”“幸福厚度”。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全省暖民心行动工作部署推进会议召开后,我市迅速贯彻落实,细化行动方案,大力实施就业促进、“新徽菜名徽厨”、老年助餐服务、健康口腔、安心托幼、快乐健身、便民停车、放心家政、文明菜市、老有所学10项暖民心行动,着力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把群众的呼声变成掌声笑声喝彩声。
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
7月24日,淮南高新区举办了“就业暖民心行动在高新”社区“三公里”就业圈送岗促就业活动,共有辖区内20多家企业参加,提供各类岗位300余个,把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就业促进行动,以建设“三公里”就业圈、“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为抓手,促进社区居民家门口就业。据市人社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我市大力实施“就业创业促进”项目,针对高校毕业生,迭加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求职创业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等政策,在每年募集青年就业见习岗位2515个基础上,开发1500个短期就业见习岗位,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来淮就业创业。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开发公益性岗位3700个,2022年创新开发临时性专项岗位2300个。
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千方百计破解“停车难”,打造幸福感满满的“菜篮子”
为提高公共停车泊位的周转率与利用率,自8月30日起,我市新增15条路段1505个公共停车泊位进行收费管理。收费时段为周一至周日8时至20时、其他时段停车免费,30分钟(含)以内临停免费。
停车难是个民生问题。为更好满足市民停车需要,我市大力实施便民停车行动,通过扩大停车设施有效供给、加强城市停车设施管理、提升城市停车配套服务,计划到2025年全市累计新增城市停车泊位8万个以上,其中公共停车泊位1万个以上,基本建成以新建配建停车泊位为主、盘活存量停车泊位为辅、路内停车泊位为补充的城市停车供给体系。
小菜场,大民生。目前,全市共有城区菜市48个、乡镇菜市78个。我市精心实施文明菜市行动,改造硬件设施,推动菜市标准化;加强卫生保洁,推动菜市清洁化;规范秩序管理,推动菜市规范化,确保到2025年全市所有菜市达到“干净卫生、清洁明亮、管理有序”文明菜市要求,形成文明菜市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努力打造群众“去得舒心、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的“三心菜市”。
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快乐健身、健康口腔、放心家政、“新徽菜名徽厨”行动
快乐健身,健康生活。按照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2022年我市计划新建改扩建体育场地设施174个以上,新建大通区全民健身中心、八公山区体育公园,试点新建“百姓健身房”1个,建成寿县、田家庵区2个科学健身指导中心,改造1处室内游泳馆、1处体育综合体。发放体育消费券100万元,引导群众真正实现快乐健身、健身快乐。
围绕看牙“贵、难、烦”问题,我市实施健康口腔行动,从7月1日起,市医保部门将15个口腔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保基金和工伤保险支付范围,切实缓解参保群众口腔医疗费用负担。2025年底前,全市口腔医疗资源供给和口腔专业人员数量明显增加,口腔健康服务覆盖全市人群、全生命周期。
聚焦打造放心满意家政,2022年我市计划培训家政服务人员2.5万人次,大力支持家政企业开展员工制试点,新增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4家,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县级覆盖率达到80%;开展家政服务企业、人员星级评定和技能竞赛,推动家政服务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到2025年将培训家政服务人员7.5万人次以上,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家政服务的需求。
弘扬“新徽菜”,培育“名徽厨”。我市加强徽菜师傅职业技能培训,改进了“1+N”培训模式,即一个主打餐饮种类,加辅助面点、小吃、饮品、佐餐等培训模式。同时,改造升级“老字号”餐饮店铺、打造美食名品连锁店,提供“一条龙”孵化培育等服务,争创省级徽菜师傅创业街区。完善淮南特色美食小吃的烹饪技能标准和制作工艺,衔接融合“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活动,打造淮南名菜、名店、名厨和乡村徽菜美食旅游点、旅游村、精品线,培育“烟火淮南”餐饮文化品牌。
把“一老一小”群体放在心上,扎实推进安心托幼、老年助餐、老有所学行动
情系“夕阳红”,老人乐享晚年生活。
小饭碗里装着大民生。我市60周岁以上人口约为63.7万人,吃饭不方便成为民生问题。我市制定了“打基础、再提升、后完善”三步走工作计划,2022年全市共建成了551个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打造了“10分钟就餐服务圈”;2023年为“建设提升年”,力争新增城市老年食堂(助餐点)不少于87个,新增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不少于84个;2024、2025年为“优化服务年”,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多元主体参与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我市聚焦“学得了”“学得好”目标,推进老年学校标准化示范建设,推动寿县、凤台县、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创建省级示范老年大学,引导各县区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基层老年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到2025年,全市县区、乡镇(街道)老年学校覆盖率达100%,70%以上的村(社区)建有老年教育学习点,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四级老年教育体系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安心托幼,呵护“花朵”健康成长。
我市精心实施安心托幼行动,解决婴幼儿“托育难”,计划到2025年,全市总托位数达1.77万个,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解决公办园“入园难”,计划到2025年,全市新建公办幼儿园26所,新增学位7020个,形成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解决家长按时“接娃难”,从2022年秋季学期起,实现幼儿园延时服务全覆盖;到2023年春季学期,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幼儿全覆盖,家长按时“接娃难”问题基本解决;到2025年,全市幼儿园延时服务体系基本完善,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聚焦民之所盼、民之所需、民之所求,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我市通过大力实施暖民心行动,进一步做大做优了民生“蛋糕”,以“民生温度”换来了群众的“幸福厚度”,让群众的日子过得有盼头、有甜头,更具获得感、幸福感。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