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友,1927年生,安徽淮南人。1956年,29岁的张亮友三次写信给当时负责国家体委工作的贺龙元帅,建议在中国发展马拉松运动。
我曾经问过师父,为什么爱上马拉松,他说他12岁就在淮南下井挖煤,当时淮南被日本鬼子占领。他看到日本人开运动会,不让中国人参加,日本人说中国人是东亚病夫,这个场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中国成立后,他就组织了二三十位马拉松爱好者开始跑马,在大家的建议下,由我师父给当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元帅连续写了三封信,强烈建议新中国开展马拉松运动。1957年12月18日,国家体委和安徽省体育局就派专人来到淮南,找到我师父。
在与我师父进行专业知识的沟通后,最终确定在肥东县举办新中国第一场马拉松赛。
1957年12月22日上午8点半,新中国的第一个马拉松测试赛在肥东梁园举行,线路为合蚌路的店埠至梁园的折返公路。当时的比赛场地凹凸不平、风沙扑面,面对这样恶劣的比赛条件,30岁的张亮友还是跑出2小时52分34秒的成绩,这一成绩也被国家体委确认为新中国第一项马拉松纪录,张亮友也因此成为新中国马拉松运动的启跑者。
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不是我师父的建议,中国的马拉松运动的开展可能会推迟10年甚至是20年。为了表达对他的这种超前思维的纪念,如今肥东境内的329国道,被命名为张亮友路。
张亮友参加肥东半程马拉松赛
为了买豆芽,一天一个马拉松
我师父是一个为马拉松而生的人,在他身上,有常人难以见到的自律性和意志力。他告诉我,在那个年代,他每天从家里跑到矿上,来回有30多公里,他为了跑步,经常跟别人调夜班,目的就是白天可以跑步,人们于是都喊我师父张疯子。
而他替别人买豆芽的故事,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年轻的时候,寿县的豆芽比淮南便宜两三分钱,在那个年代,两三分钱也是非常值钱的。他每天坚持从淮南的矿区跑到寿县,每次买六七斤豆芽,然后按原价给邻居和周围的同事。
他为什么坚持跑步去买豆芽,是因为一个来回大概40多公里,基本上就是一个马拉松的路程。
师父常说,每个人都有一种惰性,为了使自己能够坚持跑步,他就把为邻居、同事买豆芽,作为一件逼迫自己每天要做的事。这种自律精神,当今的年轻人也很难做到。
师父常跟我说,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对马拉松的追求,任何时候都不要被自己打败,所以他的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也是我前进的动力。
张亮友年轻时参赛获得的荣誉
心跳不停止跑步不停歇
从一名煤矿工人,到淮南一家碳合金加工厂的副厂长,我师父几乎把所有的工资全部用在淮南长跑协会以及马拉松事业上,每年带着一帮人去各地比赛,像黄河东营马拉松、郑州马拉松、北京马拉松、上海马拉松等等,这些费用都是我师傅自己掏腰包,他的所作所为对我的影响特别特别大。正因为看到了我的身上有他的影子,张亮友才认定我是他的接班人和嫡传弟子。
2014年,在郑州的郑开马拉松上,我师父张亮友已经87岁了,师母尚殿娥已经82岁,他们夫妇以7小时57分30秒的成绩创造了世界年龄最大夫妻完赛纪录。这么多年来,他们一起跑过的路程总和超过了50万公里,我师父跑了38万公里,我师母跑了12万公里左右,这50万公里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
从2017年到2019年,中央电视台连续三年邀请师父、师母和我一起去做节目,第一档节目是《欢乐中国人》、第二档节目是《歌声嘹亮》,第三档节目是《越战越勇》。后来,江苏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和安徽电视台都陆续找到我们录制节目,在节目中,我师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一直在马拉松之路上奔跑,直到心脏不跳为止
2019年12月18日,第十四届品牌年度人物峰会在北京举行,张亮友和袁隆平、张艺谋、莫言等69位知名人物一起,入选中国品牌70年70人 获奖名单,老爷子拿到这个奖杯时,泪流满面,他说,没想到能拿到这么高的荣誉,这一生值了!
生前心系合肥的马拉松
2016年,我到淮南看望他时,他把最心爱的那本《中国百年田径史》送给我,这本书里,就记录着中国第一场马拉松测试赛。后来,师父师母年纪大了,到了江苏仪征的孩子身边生活,但每年合肥马协的年会,他们都会参加。
作为合肥马拉松协会的总顾问,他经常在马拉松的技战术方面给我们提出一些科学的建议和要求,不论是我参加比赛,还是他的徒孙 中国超马第一人 梁晶的比赛,他总是非常牵挂。
我师父生前有一个愿望,就是想建一个马拉松文化部落,这个部落里,应该有基地、博物馆、研究院、大讲堂、智慧赛道、马拉松农场和主题酒店,把与马拉松文化有关的元素,都加进去,如今这个愿望,只有我不断地努力,来实现了。
真可谓天妒英才,2021年5月22日,我的爱徒梁晶不幸罹难,如今,我的师父张亮友也驾鹤西去,现在只剩下我孤军奋战,越想就越伤感。
师父生前经常和我探讨亚健康的话题,我们师徒三代都有一个梦想,就是推动中国马拉松运动的大众化、普及化,因为跑马拉松的人越多,亚健康的人就会越少。
在余生之年,我会像师父和弟子梁晶他们一样永不止步,用匠人的精神演绎中国马拉松运动的下一个精彩。
合报皖 乐体育融媒体工作室 合报全媒体记者 韦韬/文 图片由合肥市马拉松协会提供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