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墙体广告 日前,我市出台《
漳州市“十三五”民政作业展开专项计划》,清晰了往后五年我市民政作业展开的整体请求、主要任务和保证办法。计划期为2016年至2020年。
关键字一:民生保证
至2020年全市50%以上县(市、区)完成城乡低保规范一体化
我市将加速城乡低保规范一体化进程。城市低保规范按本地最低工资规范的36%至42%断定;逐渐进步
乡村低保最低规范,在2018年完成与省定扶贫规范相联接;完善城乡低保规范、特困人员供养规范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调整机制;从市辖区、县级市先行打破,力求全市50%以上县(市、区)完成城乡低保规范一体化。
我市将进一步树立完善城市“三无”人员供养准则,逐渐进步供养规范,与
乡村五保供养准则合理联接,到2020年全部树立城乡一体的特困人员供养准则,全部实行救助目标
医疗费用与根本
医疗保险“一站式”即时结算效劳;救助目标方针规模内住院自付
医疗费用的救助份额到达70%。
推广暂时救助机制。对日子无着活动人员救助作业,救助规模由城市延伸到
乡村,逐渐树立市、县、城镇(大街)、村(居)四级联动的救助效劳网络;救助目标由漂泊乞讨人员掩盖到日子无着活动人员,为其提供暂时食宿、急病救治、帮忙回来等救助效劳。
关键字二:养老效劳
保证人人享有根本养老效劳。到“十三五”末,我市每千名晚年人力求具有床位数35至40张。活跃推进市、县两级社会福利基地建造,到“十三五”末,完成市级福利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各县(市、区)都有一个县级社会福利基地;大力推进
乡村养老效劳,新建一批
乡村美好院,完善养老安排职责保险准则。推进医养联系,加速展开保养型养老效劳,保证失能、失智等晚年人效劳需要。
至2020年全市60%
乡村社区树立养老效劳点。到“十三五”末,我市力求90%以上的城镇社区树立契合规范的日间照顾安排、晚年人活动基地等养老效劳设施,60%以上的
乡村社区(行政村)树立养老效劳站点。同时,加强“互联网+养老效劳”信息网络和效劳渠道建造,推进晚年人效劳需要与社会效劳供应有用对接。
创造海峡两岸养老效劳工业协作开发演示基地。我市将活跃培养展开养老效劳工业,拓展合适晚年人特色的文明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效劳范畴,支撑
公司开发安全有用的晚年用品用具和效劳商品,开发养老金融商品和宜居住宅。充分利用
漳州区位、生态等优势,活跃培养一批工业链长、掩盖范畴广、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养老效劳工业集群,展开留鸟式养老等新式养老方法。
大力推进医养交融展开。到“十三五”末,保养型床位占养老效劳安排总床位份额到达30%以上。探究政府和社会资本协作(PPP)的投融资模式。树立市、县社会福利基地配套树立晚年人
医疗安排的体系机制,鼓舞镇、村级养老安排设施与周边的
医疗卫生安排展开多种形式的协议协作,鼓舞县级
医院、城镇卫生院等
医疗安排开设养老保养床位,活跃引进专业医护人员到养老安排作业,支撑引导社会力气开办保养型养老安排以及组建专业化保养员差遣安排。培养一批医养联系演示点。活跃推进“医养联系试点市”建造。
关键字三:社会办理
至2020年城市社区归纳效劳设施掩盖率达98%
我市将安身“小社区、大社会”特色,健全以社区党安排为中心、社区自治安排为根底、社区居民为主体、社区社会安排和驻区单位一起参加的社区办理体系机制。统筹展开社区公共效劳、自愿协作效劳和便民利民效劳,推广社区效劳无偿代理制和“全方位、多层次”效劳方法,推广“一站式”“一门式”效劳规范。
加强社区归纳效劳站建造,力求到2020年,户口在1000户以上的社区完成每百户具有的社区归纳效劳站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城市社区归纳效劳设施掩盖率达98%。
在推进
乡村社区建造方面,健全乡民自我效劳与政府公共效劳、社会公益效劳有用联接的
乡村基层归纳效劳办理渠道,构成乡土文明和
现代文明交融展开的文明枢纽,构建生态功用与出产日子功用协调展开的人居环境。全市80%的城镇树立社区归纳效劳基地,根本完成
乡村社区建造全掩盖,网格化新式办理体系全部树立。
有关连接>>>
“十二五”看亮点
全市超16万人享受最低日子保证
到2015年末,全市共有16.05万人享受最低日子保证,城市低保年平均规范从“十一五”末的2570元进步到6192元,
乡村低保年平均规范从1200元进步到2300元,
乡村五保会集供养规范和涣散年供养规范分别从3429元、3068元进步到7015元、6788元,在全省首先推广
乡村低保“民主评议票决制”,并完成全掩盖。
市县两级暂时救助基金筹措规范翻一番
施行
医疗救助,救助筹措规范从“十一五”末的每人每年130元进步到200元,方针规模内住院自付
医疗费用救助份额进步到60%;进步暂时救助基金筹措规范,市、县两级筹措规范均比“十一五”末翻一番;救助漂泊乞讨人员2.7万人次;下拨救灾资金7236.4万元;3.2万余名各类优抚目标的抚恤补助规范以每年不低于3%的水平增加。
每千名白叟具有养老床位数30张
到2015年末,全市每千名白叟具有养老床位数达30.1张。10个县(市、区)、开发区革除根本火化费用。
全市共有社会安排2396个,每万人社会安排数从“十一五”末的2.6个增加到4.9个,增幅达88.5%,初步构成了政社协作、多元共治的社会办理新格局。
“十二五”期间,建成平缓、东山、华安、长泰、南靖、漳浦、常山开发区7个县级社会福利基地,新建改扩建敬老院97所,建成
乡村美好园180所、
乡村美好院157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效劳站完成全掩盖。
此外,建成全国归纳减灾演示社区15个、自然灾害避灾点2300个。救助办理安排完成市县全掩盖;社区信息化和社区效劳设施完成根本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