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县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0处,其中,秀山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物4000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件。通海古城依山就势,形成了 山城湖 空间格局;古城内103个院落民居为历史建筑,其中有8个院落为明代建筑。全县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通海县先后荣膺 全国文物先进县 全国文化先进县 中国楹联文化县 中华诗词之乡 等荣誉称号。
远望通海古城,满眼古色古香。通海县城拥有着 一地三城 的独特城市形态格局,旧县居住、御城屯兵、迎恩城接待,三城各司其职,商路一脉贯穿。
县城和迎恩城在清朝年间因战乱被毁坏,后将县署迁入了御城,原县城则被称为 旧县 ,旧县地处秀山山麓,旧县的历史文化街区是明代通海 一地三城 城市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通海城市最先形成的部分。旧县的主街道平行于杞麓湖岸呈 带状 铺陈开,其他街道呈南北方向交于主街,形成 梳状 的街巷体系,体现出云南高原湖坝城市的典型特点。而御城则与生活气息浓郁的旧县不同,更有一座典型的军事城堡之韵味,究其原因,离不开御城在千年前便是屯兵之用,只是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县署逐渐迁入其中,从而丰富了其居住之用。
御城
现在的通海古城,尽管已经没有城墙的围合,但是城市的格局仍保存完好,旧县历史文化街区与御城历史文化街区并立又特色分明,明清至民国年间集中成片的大量历史建筑坐落其中。
通海还享有 礼乐名邦 之美誉。在这里,传承着一支优美的乐曲,这就是被人称为中国音乐活化石的通海女子洞经。700多年前,洞经音乐在通海萌芽,历经元明清三朝的交替更迭,至清末之时通海洞经已如火树银花般耀眼璀璨。
数百年来,历代文人雅士撷取通海秀丽的湖光山色之景,怡悦幽雅静美的青山海月之韵,按经文和唐诗的音韵格式以及乐曲调式旋律的走向,经繁衍调整,使通海洞经古乐既有道家音乐的脱尘、儒家音乐的深厚、佛家音乐的庄严,又有甘陕音乐的高亢、江南丝竹的柔美和乡土民乐的亲和,加之隆重多彩的谈演形式以及 让天下皆宁 的谈演宗旨,深受各阶层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其典雅优美的曲调 冠冕南州 。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