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卵胎生的宽泪颧骨罗平空棘鱼

卵胎生的宽泪颧骨罗平空棘鱼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24年05月06日 10:05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云南曲靖墙体广告


肉鳍鱼类和辐鳍鱼类是硬骨鱼类的两大支系。肉鳍鱼类和辐鳍鱼类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们是否拥有肉质叶状鳍。肉鳍鱼类在志留纪和泥盆纪的 鱼类时代 占据了绝对优势,它们分化成各种形态,并在3.8亿年前的晚泥盆世登上陆地,演化出包括人类在内的四足动物。现生的辐鳍鱼类约有2.5万种,而现生的肉鳍鱼类相对于辐鳍鱼类而言就显得单薄得多了。现生肉鳍鱼类仅有两支,一支是肺鱼类,包括了澳洲肺鱼、美洲肺鱼和非洲肺鱼;另一支为空棘鱼类,其唯一现生代表是生活在非洲附近海域的拉蒂迈鱼,被称为 活化石 。

空棘鱼类化石虽然在数量上不多,但是在全世界分布很广,除南极洲外,世界各大洲都发现过空棘鱼化石。空棘鱼的多样性在早三叠世达到峰值,在中三叠世下降。我国最早报道的空棘鱼是早三叠世凤山中华空棘鱼,其后在浙江长兴上二叠统上部报道了空棘鱼目的两个新属种,即新槐杨公鱼和粗纹长兴鱼。1997年浙江省自然博物馆金幸生在同一层位又发现了长兴鱼属的另一个新种,即魏氏长兴鱼。

2006年,安徽巢湖下三叠统报道了空棘鱼一新属种,即马家山巢湖鱼。同年,晚三叠世关岭动物群发现关岭贵州空棘鱼。

中三叠世罗平生物群中的鱼类化石极其丰富,大多为硬骨鱼类的辐鳍鱼类,肉鳍鱼类十分稀少,宽泪颧骨罗平空棘鱼就是空棘鱼类的明星成员。

宽泪颧骨罗平空棘鱼为中等体型,体长为230毫米,其冠状突大,呈半圆形。顶骨2对,后顶骨的后边缘弯曲。泪颧骨后端宽大,后腹边缘凹陷。鳞状骨略微向前延伸。副蝶骨的腹面有很多颗粒状的牙齿。齿骨后端分叉,牙齿分布在单独的骨板上。第一背鳍有12根强壮且分节的鳍条。尾下叶比尾上叶略大。罗平空棘鱼最为独特的是:颊部有一块呈三角形、后缘极其宽大的泪颧骨,且后缘有凹口。这是它与其他属的不同之处,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除了发现有完整的空棘鱼类化石外,在罗平生物群中也发现了一些单独的鳞片。某些鳞片长轴可达2厘米,由此可推断空棘鱼的体型最大能在60厘米左右,应该算得上是罗平生物群鱼类中的庞然大物了。

有意思的生殖方式:卵胎生

通过对宽泪颧骨罗平空棘鱼正型标本的详细观察,研究者发现在其腹鳍之下有两个幼年个体被保存下来,一个在腹鳍附近,另一个位于腹鳍的基板位置。这个发现让研究者兴奋不已,因为这两个个体很可能是胚胎化石。但这需要研究者排除该标本同类相食和不同个体压覆保存的可能。于是研究者开始了仔细的论证。首先,研究者在腹鳍附近的幼年个体的头骨上观察到一块非常大的喉板骨,泪颧骨后缘加宽,冠状骨呈半圆形,这些特征与其可能的母体宽泪颧骨罗平空棘鱼一致。其次,腹鳍附近的幼年个体头长11毫米、体长33毫米,腹鳍基板附近的幼年个体头长8毫米、体长25毫米。这两个个体的头长和体长的比值均为33%左右。根据现代解剖学证据,成年拉蒂迈鱼的头身比比值为28%左右,临近分娩的拉蒂迈鱼胚胎的头身比比值为19%到20%。因此这两个个体的头身比比值比成年个体大,而且还未达到分娩时的比值,应该属于分娩前的状态。再次,该幼年个体刚好位于腹腔输卵管的位置。现生的拉蒂迈鱼虽然是肉食型鱼类,但是还没报道过有同类相食的现象,而且这两个个体保存得十分完整,没有被破坏和被消化的痕迹。因此根据以上的证据便可以断定这两个个体就是胚胎化石。在此之前,最早的关于空棘鱼卵胎生的报道来自德国上侏罗统索伦霍芬生物群,但也备受争议,认为这是同类相食的结果。直到更多的含胚胎空棘鱼化石和含胚胎的现生拉蒂迈鱼的发现才让大家确认了空棘鱼属于卵胎生的事实。

卵胎生是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内孵化成幼仔后才产出体外的一种生殖形式,这是卵生和胎生之间的一种过渡情况。胚胎发育所需营养主要靠卵黄提供,母体对胚胎主要起保护和孵化的作用。这种生殖方式是动物对不良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宽泪颧骨罗平空棘鱼的发现,刷新了空棘鱼类胚胎的化石证据的时间节点,把原有的晚侏罗纪世的记录提前到了中三叠世。

其实在现生的鱼类当中卵胎生的现象并不少见,大白鲨、锥齿鲨、灰鲭鲨、护士鲨,还有大家熟知的观赏鱼孔雀鱼都属于卵胎生。美国一名科学家在解剖一条拉蒂迈鱼时,在它的输卵管里发现了带卵黄囊的5条幼鱼,揭开了拉蒂迈鱼属于卵胎生的事实。另外,古生物学家们通过化石证明了很多已经灭绝的鱼类也选择了卵胎生的生殖方式,例如三叠纪时期的龙鱼类、比耶鱼类和肋鳞鱼类,之前介绍过的光泽肋鳞鱼也是卵胎生的典型代表。

背景知识

活化石 拉蒂迈鱼

活化石 是指现存的一些古老的生物种类,也叫孑遗生物。与这些种类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其他生物早已绝灭,只有它们从灭绝事件中存活下来,适应了现代的环境,并保留较原始的特性。大家熟知的银杏、大熊猫、中华鲟、鲎等动植物都有着 活化石 的美誉。

1938年12月22日,在非洲东海岸的东伦敦港附近,当地渔民捕捞到了一条 奇怪 的鱼,它体态圆厚,体表呈蓝色,身长1.5米,重58公斤多。这条鱼的发现震惊了学术界,因为它正是被认为早已在白垩纪就灭绝的空棘鱼类。为纪念标本保管员拉蒂迈女士对标本的贡献,研究者南非罗兹大学鱼类学家詹姆斯 史密斯教授把这条鱼命名为拉蒂迈鱼。古生物学家们非常重视这个发现,因为它的身体结构和曾经同它一起生存过的、后来进化到四足动物的鱼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科学家们可以借助于拉蒂迈鱼,了解一些有关人类远祖的特征。拉蒂迈鱼也因此被列入了 活化石 的名录。此后,拉蒂迈鱼相继又在南非的科摩罗群岛、印尼的苏拉威西岛、坦桑尼亚东北部桑给巴尔岛发现,迄今已有200余条。1982年,科摩罗政府赠给我国一条浸制的拉蒂迈鱼标本,这件珍贵的标本现今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创建的中国古动物馆里。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