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湘赣边界的永新县,何以能取得引以为傲的绿色发展成绩?初夏,记者来到永新,走进那一方山水,寻找 两山 转化的答案。
逐 绿 前行,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在永新县怀忠镇茶源村光伏发电基地,记者看到,一排排太阳能光伏电板随山势起伏,远远望去就像一片蓝色海洋,蔚为壮观。
政府投资建设光伏电站,我们以荒山荒坡、闲置地块等入股,不用出工出力,每年还能分红2000多元。 茶源村民李广忠高兴地说。
作为农业大县,永新县将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作为 换道超车 的路径之一,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积极谋划、包装、储备了一批清洁能源项目,大力推进光伏、风电、生物质、垃圾焚烧、沼气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落地见效。目前,该县清洁能源装机总规模达610兆瓦,现有装机规模和新增发电容量位居全市第一。
发展清洁能源,永新县远不止于此:总投资82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均发电量约12亿度,年税收收入1.3亿元左右;创新绿色保险服务,为坳南乡牛田村500亩林木投保商业性林业碳汇遥感指数保险。
向 绿 而兴,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距离井冈山市5公里、与三湾改编景区相隔不到20公里的石口村废弃采石矿山生态修复现场,绿意盎然。 以前,这里晴天灰尘满天飞、雨天山石满地滚。如今,经过生态修复,这里成为游人拍视频、发抖音的网红打卡地,有力带动了村里生态旅游发展。 石口村一干部欣喜地说。
石口村采石场实现从 废弃矿山 到 绿水青山 再到 金山银山 的三级跳,源于永新县探索废弃矿山 生态修复+ 新路径的实践。
永新县紧抓入选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试点县的契机,先行先试 生态修复+ 机制,融入 红、古、绿、业 元素,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使一座座废弃矿山变身为 金山银山 。目前,该县已生态修复历史遗留矿山9座,转型利用矿山2座,涉及面积700余亩。
点 绿 成金,推进生态价值转化
近日,永新县 两山 资源控股有限公司与诚通碳汇经营管理(湖南)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订了林业碳汇资源合作开发项目合同。
开发林业碳汇资源,将全面推进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为打好打赢 两山 转化突破攻坚战蓄势聚能。 永新县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
为加快生态价值转化,永新县成立了 两山 资源控股有限公司,推进县域优质生态资源集中化收储、精细化评估、规模化整合、产业化开发。目前,该县已理清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类型、面积、数量、权属边界等情况,形成全县自然资源登记数据库。
调阅《永新县资源资产清单》,记者看到,三湾林场、垦殖场、七溪岭林场、水利资源、自然资源等资产分项明晰、基本信息详尽,各项资源相应的租赁、公开挂牌出让、托管等整合方式明确。
第一批自然资源资产收储工作圆满完成。我们正对林地资源进行筛选,年内可完成1笔碳汇交易。 永新县发改委负责人说。
此外,永新县将继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打造 两山 转化示范县,争创国家级 两山 实践创新基地。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