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聚拢产业“满天星” 汇成振兴“一团火”

聚拢产业“满天星” 汇成振兴“一团火”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24年07月04日 10:07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贵州六盘水墙体广告


一头连接乡镇村寨、农村路网,将粮食、果蔬聚拢,链接农产品物流“最初一公里”;

一头连接高速公路,畅通农产品出山“最后一公里”。

位于中央的,是一座紧邻高速出口、占地8000余平方米的农产品物流园。这里不仅是农产品仓储、交易中心,还是集餐饮、运输、商贸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平台。

这便是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区的发耳农产品物流园。

为何要建农产品物流园?“乡村要振兴,产业必须先振兴。产业要振兴,就不能再走小农经济的老路,要把农产品变为商品、农业做成产业。”发耳镇党委副书记詹杰说,产业振兴的关键,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整合有限资源,推动农业从分散经营向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新型经营体系转变。

发耳镇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省道212线、水柏铁路和水盘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农村路网四通八达;亚热带河谷气候带来了宜人的湿度和温度,适合各类经果林生长,被誉为六盘水“果蔬之乡”。 2023年,发耳镇以精品水果、早春蔬菜等为代表的农特产品产值达4.64亿元。

樱桃、蜂糖李、杨梅、猕猴桃、红心柚……这些大大小小的特色农业产业,犹如散落的“满天星”,在美了乡村、富了百姓的同时,也面临着经营分散、物流不畅、销售不稳定等难题。

如何突破产业发展“瓶颈”?近年来,发耳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径、新模式。

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聚拢起来——

召开专题会议,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专班,加强对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创造性推出“1+1+N”发展模式,探索“1+4”扁平化管理,将原有“七站八所”整合形成“一办四中心”。围绕“强双基”,开展“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对村(社区)采取“一考四评”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和排队分类,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列为重要参考指标。

把村级集体经济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聚拢起来——

“单打独斗”成不了气候,“抱团发展”才能共赢。发耳镇采取“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发展模式,由8个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共同出资成立贵州圭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承接乡镇工程建设、园林管护、就业创业等项目,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实现产业由“增量”向“提质”转变、资源由“分散”向“集约”转变。

以“合股联营”“飞地共营”模式,引导新光、发耳、营昌等村(社区)分别出资占股,同时向上争取210万元衔接资金,在高速路出口建设发耳农产品物流园,获取直接收益22.68万元。目前正在开展二期建设,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40万元以上。

把本土人才的智力优势、地域优势聚拢起来——

引导80余名农村党员主动参与项目建设。鼓励和支持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村(社区)后备干部、种养大户等本土人才参与村级集体经济运营,吸纳3名致富带头人到集体公司任职。有针对性地组织“订单式”培训,提升本土人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水平。

资源汇聚、人才密集,发耳镇村级集体经济活跃在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的广阔舞台。

白岩脚村以“稳包统营”模式,回包群众承包地现有已成熟的优质产业,统一打包销售,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

新联村与大寨社区开展“飞地共建”,在小城镇进行农贸市场摊位建设,为村集体增收9.95万元;

双井村组织劳务人员清理寄生藤蔓,为村集体增收1.5万余元;

发耳社区开展汽车租赁服务,为村集体增收4万余元;

集体公司为煤矿职工开展代办服务,获益9万余元。

……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