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记者来到位于印台区红土镇肖家堡村的中心敬老院。只见绿树环绕、廊亭点缀,几簇红花开得正艳,整个院落生机勃勃。
老人在房间洗漱完毕,到花园散步,谈笑聊天;身着蓝色工服、佩戴口罩的护理员却显得很忙碌,不断穿梭在走廊和各个房间,为特困供养人员披衣、端水、送药……
“敬老院里环境很好,绿树成荫有花草,我一大把年纪了,现在吃穿不愁,住得宽敞又明亮,有病不用自己掏钱,衣服床单有人换洗,冷暖有人关心。”80岁的特困供养老人刘文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刘文成的晚年幸福生活只是印台区养老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印台区常住人口12.9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3.34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数的25.9%,城乡特困供养对象277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服务的成色与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住上环境舒适温暖的日间照料中心,使用社区智慧养老服务系统;养老床位“搬”进家,专业服务送上门;城乡助餐、助浴、助医、家政服务延伸送到社区小区和老人身边,一日三餐不用愁;开展“敲门问需”等关爱留守、空巢、高龄等老年人志愿服务……从“有”迈向“优”、从可观可感的“大变化”到细枝末节的“小贴心”,折射出印台区加快推进全覆盖、多元化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服务更精细化、更人性化,用实际行动让“银发族”安度幸福晚年,绘就最美“夕阳红”。
医养融合,为老年保障“加码”
盛夏时节,竹摇清影,芳草繁茂,沿着盘山公路行至印台区民安老年养护院,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在这里,保健室、棋牌室、书画室等一应俱全,来自全市乃至全省各地的老人们在此尽享悠闲时光。
“大爷,不用担心,这几天您的血压一直挺稳定的。”在中心康复室内,医护人员正在对老人们进行常规检查。
“中心根据我们个人的身体状况建立了健康档案,会定期安排医护人员给我们量血压、测血糖等,检查结束后,根据诊断结果还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76岁的刘增民对中心的环境和医疗服务赞不绝口。
作为印台区“十四五”重点民生项目之一,印台区民安老年养护院自投运来,坚持精准对接老年群体“医养”“康养”服务需求,不断强化医养结合的优质服务供给,通过与铜川市人民医院达成合作协议,无疑为入住群体提供了更多“医”靠。
“我们与铜川市人民医院达成了合作,会邀请专家名师定期来中心坐诊,为入住老人提供例行体检、巡诊转诊、急救绿色通道等医疗服务,基本上实现了让老人小病不出屋、大病有保障。”印台区民安老年养护院院长马李玉珠表示,同时中心还充分结合了西医理疗、中医康养两大手段,通过打造医、康、养、旅、娱“五位一体”康养服务模式,满足老人多样化养老需求。
“养”是基础、“医”是核心。近年来,印台区依托生态、医疗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不断加大资金及政策扶持力度,将康养项目与养老机构紧密衔接,在医养结合方面进行大胆尝试,重点推进区、乡镇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养老服务,让老年群体生活更加放心、舒心。
食有所安,为养老服务“加料”
“这个厨房干净卫生,我们吃得也放心!”“在这里能吃出幸福晚年的味道。”“荤菜、素菜都不错,色香味美,还有些特色面食也适合老年人的胃口。”“有了养老助餐点,自己能省很多事,不用赶着去买菜做饭。”……让老人们赞不绝口的美味就是出自印台区城关村美食街二楼的“邱阿姨”中央厨房。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凸显,不少老年人吃饭成了棘手问题。印台区调研发现,城区有的老人子女难以全天照料,部分老人长年处于空巢状态,一日三餐成了他们的“急难愁盼”。此外,大部分老年人崇尚节俭,市面上的传统餐厅不仅订餐贵,而且适合老年群体质地偏软、易于消化的菜品并不多。为解决这一困境,印台区引进中央厨房项目,由第三方企业“保姆式”托管,项目实施以来,配备了专业厨师、面点师等,引入预制菜自动化生产线,根据不同群体的饮食喜好,制定每周菜谱,讲究营养搭配,不断改良饭菜品质、产品质量。辐射5个城市社区和2个行政村,企事业单位68家、学校7所、医院1个、餐厅饭店200多个、居民小区100个,供餐需求旺盛。该项目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周边人群家门口就业,还带动农民订单化发展种养殖、增加收入,惠及农村人口1571人,脱贫人口80人。
一餐热饭是老人幸福生活的生动体现,要让老年助餐“长久飘香”,中央厨房项目运营模式的生命力也十分重要。项目按照覆盖日间照料中心、成品菜供应、走进居民小区、根据市场发展需要逐步向外省市推广4个阶段稳步推进,让老年群体的“幸福饭碗”端得更稳、吃得更香。
老有所为,为老年生活“加温”
当你老了,期盼怎样的老年生活?
“那自然是待在亲人身边,有熟悉的街坊作伴,有个头痛脑热,不出社区就有人能给咱治好,这生活就太美了!”印台区方泉智慧日间照料中心的老人谢毅乐呵呵回答道。
“养老院挺好,但我不想去,希望能在家门口养老。”这是不少老人的心声。如何满足老年人高品质养老需求?印台区“试水”嵌入式养老服务新模式。在全市率先编制了《印台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及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的发展原则,决定着力发挥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两个平台作用,丰富“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内容,为社区和村镇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专业护理、生活照料、心理慰藉、居家上门等综合性养老服务。
秉承“一碗热汤的距离,有温度的养老”的服务理念,目前,全区共搭建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2个,农村幸福院72所。
其中,印台区方泉养老日间照料服务中心自2022年5月建成至今,已累计为方泉小区以及附近居住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康养、娱乐、助浴等服务2600人次。陈炉镇双碑村则是借助村幸福院建起了“婆媳澡堂”,在为老人提供更加舒适的养老服务的同时,还有效增进了婆媳间的感情,促进村里的一个个家庭关系更加和谐、幸福。
“养老不离家,离家不离社区”。一个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在保留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的同时,也把社会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有效缓解了社会机构养老的压力和成本,真正让“养老”变“享老”成为全区老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乐享晚年,为养老发展“加速”
佩戴智能手环,利用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就能实现一键报警、语音通话、健康监测等功能,电话预约可享受上门医疗服务,为独居老人安装数字化适老设施,随时关注老人健康动态……在印台区,数字赋能智慧健康养老,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健康产品及服务走进老年人的生活,让健康养老更方便、更安心。
“你好,我今天眼睛有点不舒服,能安排工作人员过来检查一下吗?”家住305线欧景台小区的王大妈也切实感受到了智慧养老的方便与快捷,足不出户即可体验康复保健、生活照料、心理咨询等养老服务,实现了居家养老的心愿。
“智慧养老”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老人或家属拨打电话就可预约开展“助餐”“助浴”“助医”“助乐”等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线下,接到“任务”后,各板块工作人员可及时上门进行精准、快捷的菜单式服务。在鑫光社区,工作人员为辖区部分独居、孤寡老人配备“亲情爱心机”,实现老人健康守护“零风险”;依托鑫光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居家养老人员提供护理陪伴、代购、送餐、应急医疗、康复护理等居家养老服务。颐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方泉智慧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建立了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机制,推出了助餐、助洁、照护、慰藉、适老化改造等定制服务,目前助餐1.6万人次、上门服务1.1万人次,实现了“养老服务零距离”。方泉智慧养老服务中心设立智能化呼叫服务平台,集呼叫中心、老人大数据、志愿者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养老服务,让养老变得更加智慧、便捷,更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和个性化服务需求。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