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墙体广告 - 跟着经济社会快速开展,承载着
乡村传统文化的石器退出历史舞台,被人随意堆积、埋葬、损坏。然而,在东山县陈
乡镇白埕村的沿海沙生植物园,曾经无人答理的古石器有了新归宿,焕宣布亮丽的光荣。8月21日,笔者走进这个植物园,看到用近1万件石臼、石磨盘、石磨等垒砌起来的4堵展现墙,高3米多、总长350多米,还有1万多件放在传统石磨展现区、民具体验场、民具展现厅等室表里,林林总总的古石器让人眼花缭乱,有的石器上刻有文字,还有莲花、梅花鹿、麒麟等精巧图画。
- “我这个海峡风俗馆保藏的大小古石器约2万多件,大多数是人工操作加工大米、小麦、豆类用过的石臼、石磨盘、石磨,小的几公斤重,大的一二百公斤,还有榨油石、碾蔗石、石轱辘等重达上千公斤,有些石器是明朝、清朝期间撒播下来的。”现年73岁的林财平向笔者介绍。
- 用石臼砌起的长墙
- 东山岛历史传统文化悠长,又是省要点旅游风景区,如果能将触及海峡风俗风俗民具的古石器搜集起来安一个“家”,供游客观赏,那该多好啊!林财平的想法得到家人的赞同和支撑,并从1985年开端保藏古石器。他天天使用早、中、晚或农闲时刻,骑自行车走村串巷,寻觅曩昔加工大米、小麦粉的石臼、石磨等石制品,雇人肩抬或车运回家,搜集规模从本村扩大到本镇本县和云霄、诏安、漳浦等邻县,还发起各地的亲属、兄弟帮助,将散落在老百姓家中、门口的各种古石器给予收买,再招聘
汽车、拖拉机运回家中擦拭洁净。
- 有人知道林财平痴情保藏古石制品,也会自动打电话向他报音讯,有人还会将古石器无偿送给他。有一次,林财平在20多公里外的诏安县林头村发现一块稀有的大石盘,直径1.25米、重300多公斤。他判定这块石盘不一般,于是以250元的
报价收买,并花了200元雇拖拉机运回东山。经有关专家鉴定,它果然是一块清朝期间用于加工米粉丝的“粉丝归”石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