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墙体广告 大众心中的“兵儿子”,22年爱民为民树榜样。这是11月份中国好人榜“乐善好施”奖对张培中的评价。“消防铁军”张培中从军22年,坚持爱民为民,7年如一日地照看瘫痪白叟王秀清,先后带头并组织捐款近18万元,屡次为下岗职工、困难大众联络、引荐、组织作业,资助残障孩童、到敬老院义务劳动。
【编者按】
“前不久,我校一女人坐上K62路公交车,发现钱包丢了,所以驾驶员阿姨给了她100元钱应急。女人固执要留下阿姨的电话号码,好日后归还欠款,阿姨却说:‘如果你以后遇到需求协助的人,请把这100元给他’。”
东方今报与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联合发起的“十万善行”搜集大型公益活动自10月21日展开以来,网友与读者以各种方式给咱们供给很多的善行头绪。本报今日刊发读者供给的“22年爱民为民树榜样”的消防兵士张培中的故事。一同,欢迎读者和网友扫描本版的“东方今报十万善行”论题二维码,发布自个的善行。你每成功发布一个善行并@三个老友,“天天正能量”就将捐出10元善款,咱们还将给予正能量公仔奖赏。
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77年,张培中出生在商丘市,从小他就向往绿戎衣。15岁那年,他来到新乡,开端了从军生计。
从穿上戎衣的那天起,张培中就通知自个,要时间记住自个是公民子弟兵,坚持为公民效劳。现在,张培中已经是一名武警中校,但爱民为民的情怀却从未改动。
本年5月16日,新乡封丘县2岁男童李文玉在租住的宅院里游玩时,不小心掉进机井中。接警后,张培中带领官兵冒雨赶往现场施行救援,通过20多小时的奋战,挖出26米深的大坑,成功将坠井孩童救出。就在参战消防官兵刚刚撤到地上缺乏2分钟时,大坑就因瓢泼大雨的冲刷发生大面积的沙土塌方……
张培中表明,救援是自个的本职作业,不论何时何地,公民的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参与救援以来,他先后参与过3600屡次大大小小的救援,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公民大众能获救,是我最欣喜的作业。”张培中这样说道。
17年接力照看瘫痪白叟
“王母亲,咱们来看您了,身体还好吧?”这样的问好,节假日和周末总会响起,随后,张培中和兵士们便一同帮王秀清白叟擦脸、擦手,收拾被褥,清扫房间。和王秀清白叟的结缘,要从17年前说起。
王秀清白叟18年前瘫痪在床,唯一的儿子又身患尿毒症,一直靠透析生计,儿媳离家,余下一年幼孙子,一家三口人依托菲薄的低保金艰难度日。
17年前的一个夏天,新乡消防兵士小靳和这个贫穷的家庭结缘,并开端照看这一家人。17年来,卫滨区消防大队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照看王秀清白叟的传统始终不变。消防兵士亲热地称呼王秀清白叟为“王母亲”,而消防兵士被其称为“兵儿子”。
自2007年担任卫滨区消防大队大队长以来,张培中义无反顾地接过照看王秀清白叟的接力棒,七年如一日地组织“爱心小分队”,常常使用周末、节假日带领官兵带上米、面、油、生果等生活用品看望王秀清白叟。
本年7月,白叟的儿子旧病复发,无钱救治。张培中当即组织大队官兵捐款,并首先拿出3600元钱。在张培中的带动下,新乡市消防系统共筹集善款37660元,及时处理了白叟儿子的就医疑问。
有人说王秀清白叟家的状况就像一个“无底洞”,劝他们抛弃。张培中却说,他们只想尽自个的菲薄之力,能帮多少就帮多少,“咱们不会抛弃的,要坚持到王母亲的最终一分钟”。
“赤色水桶”形式走向全国
2007年以来,张培中使用业余时间,为下岗职工、困难大众联络、引荐、组织作业267人次,资助智障孩童139人次,照看敬老院白叟369人次;一同带领部队官兵为困难大众捐款捐物177660元……
每当“助残日”以及“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张培中都会带领官兵为福利院孩童送去书本、玩具和食物,而且教他们读书识字,与他们一同做游戏,用诚心和亲情温暖孩子们。
张培中还主动给敬老院的白叟们送去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为他们收拾床铺、洗脚、剪指甲,陪白叟们过生日。每到冬至,张培中都会领着官兵和白叟们一同包饺子,让白叟们感受社会的温暖。
受故宫消防铜水缸的启示,张培中创造性地在辖区施行“赤色水桶”。组织协调“九小”场所、沿街门店等社会单位统一装备“赤色水桶”,担负起集消防常识宣扬、防止火灾于一体的功用,收到杰出社会效果。 现在,“赤色水桶”的做法已在郑州等地广泛推行,并成功面向全国。
22年从军报国,他一腔热诚;22年一般善举,他爱民如亲;22年扎根华夏,他倾力贡献。他先后取得省公民政府授予的“爱民榜样”、新乡市“品德榜样”和“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这即是张培中,一个一般的党员,大众心中的“兵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