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墙体广告 在城口县北大街,有一栋11层的高楼,这是城口行政综合楼,灰白发黄的墙壁上满是时刻留下的印记。楼下仓促而过的大家,极少有人晓得,在这栋不起眼的建筑的三层和四层里,居然隐藏着我市首个自然维护区陈设馆,并将于明日开馆。
12月8日,在大巴山国家级自然维护区作业人员饶东升的引领下,记者走进陈设馆,寻找着被以为已从地球上消失多年的物种,感触生命的神奇。
最陈旧:“植物界恐龙”崖柏
小小的陈设馆面积仅有1000多平方米,却一应俱全,不只有红豆杉、珙桐等各种国家一级维护植物,还有林麝、豹、云豹、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维护动物。
在这些众多珍惜野生动植物里,陈设馆进门处一株小小的矮树,看起来是那么普通。它的表皮有着薄的鳞片状外树皮和纤维状内树皮,水平或上升分枝,构成特有的扁平、浪花状小枝系,每小枝有4行细小的鳞片状叶。
“别小看它,这但是咱们的镇馆之宝。”见记者有些疑问,饶东升介绍说,这是起源于恐龙年代白垩纪的孑遗植物崖柏,是植物国际里极端稀有的“活化石”。
100多年前,一位法国传教士在城口南部初次发现崖柏,尔后再没有人发现其踪影,国际自然维护联盟便将崖柏列为了我国已灭绝的三种植物之一。
为何现已“灭绝”的崖柏又出如今了陈设馆里呢?
本来,1999年10月,重庆市国家重点维护野生植物主干查询队在城口调查时,偶尔发现了已“灭绝”的崖柏野生居群,并收集到带球果的标本,次年便经过《植物杂志》向全国际宣告“崖柏没有灭绝”。
“崖柏是大巴山国家级自然维护区特有的物种,为了维护它,县里建起了崖柏种子繁育基地,下一年就能出圃栽植。”饶东升介绍。
最抢眼:“风雨雷电”自然景观
脱离崖柏,饶东升带着记者穿行在馆内的“亚热带森林”展区。只见一只猕猴攀爬在树枝上伸长手臂,云豹埋伏于阔叶林中乘机捕食,溪水里一条大鲵游得自由自在……虽然这些动植物都是标本,却是如此的栩栩如生。
合理记者对这些标本看得津津乐道时,展厅内俄然响起一声炸雷。这是怎么回事?
“呵呵,你触到了‘风雨雷电全息投影仪’的开关,风雨雷电一下就出来了。”本来,为了模仿大巴山国家级自然维护区内的各种气候,作业人员特意在馆内设置了“风雨雷电全息投影仪”,让参观者在欣赏各种珍稀野生动植物的一起,可以最直观地体会大巴山多变的气候。
最多样:生物宝库的“微缩版”
“大巴山国家级自然维护区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咱们的陈设馆称得上是这个宝库的‘微缩版’。”在维护区作业多年,饶东升对维护区的各种动植物了解颇深,对于这个全市首个自然维护区陈设馆,他更是一目了然。
仅仅,这样一个小小的陈设馆,真能直观地表现维护区生物的多样性吗?
“别看咱们的陈设馆面积不大,但收藏的标本是极端丰富的。”饶东升介绍,当前,馆内共有各类昆虫标本1200多份,其间包括“国宝级”的中华虎凤蝶等多种野生蝴蝶,植物标本100多份,脊椎动物标本200多份。
“当然,收藏的动植物标本,仅仅大巴山国家级自然维护区无数野生动植物的一小部分。陈设馆以外,才是这些野生动植物真正的家园。”饶东升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