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非遗柳编 “编“出村民幸福生活

非遗柳编 “编“出村民幸福生活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25年08月27日 09:08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江苏连云港墙体广告

我今年60多岁,平时地种好了就到这里编,厂里给计件算钱,现在编的这两个篮子是一套的,算一件,四块钱一件。我就是本地人,二三十年天天编,来厂里编比较自由,还能多一份收入,很不错!”在阜南县黄岗镇安徽紫亿工艺品有限公司厂里,马女士一边娴熟地编着手中的篮子一边乐呵呵地介绍,没几分钟,一个精致的柳编篮筐便已成型。

黄岗镇,位于阜南县东部中心,是阜南县柳编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如今,随着国内外消费市场的需求变化,阜南柳编产品已迈出农村、走向城市、走出国门,阜南县也成为国内最大的柳编出口基地,先后荣获“中国杞柳之乡”、“中国柳编之乡”、“中国柳编之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黄岗柳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国字头的金字招牌7个,被省政府认定为柳木文化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柳木工艺品已成为全县主要出口创汇产品之一。

早在《诗经》中就有“无折我树杞”的诗句,阜南杞柳是我国最古老的种植作物之一,种植可上溯千年。据明正德《颍州志》记载,“淮蒙盛产水荆(注:杞柳),采伐加工,洁白如玉,坚韧如藤”。《阜南县志》也记载“生产柳编产品已有500年历史”。

  在阜南,当地百姓世代相传,家家户户、男女老幼均会操作,能工巧匠代有新人,传统上主要生产笆斗、簸箕、箩、箱包等生产生活用品。

  阜南地处皖西北,襟带颍淮、承接豫皖,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坐落于此,著名的蒙洼蓄洪区就位于县内。当地百姓依靠柳编,运用勤劳智慧与洪水抗争。每逢王家坝开闸蓄洪,蒙洼地区一片汪洋,百姓投入抢险;滔滔洪水过后,他们又勇往直前,投身灾后重建。当地百姓利用低洼地种植耐淹的杞柳,在洪流中逆势向上,努力生存。所谓“深水鱼、浅水藕,滩涂洼地种杞柳。”以“编筐打柳”应对淮河“十年九淹”的自然灾害。

  “我的父辈,还有父辈的父辈都会柳编。我小时候跟着父亲后面学,十几岁就会编了,养家糊口全靠这门手艺。”阜南县永兴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永兴告诉记者。

  李永兴向记者介绍道,当初做柳编制品,大部分是家庭用品笸箩为主,主要用于家庭晾晒。他拿着这些柳编制品到南方换米,到北方换红薯,用来维持生计。

  据了解,早在清代初年,阜南黄岗及周边区域编织的柳箱、簸箕、笸箩等产品因样式大方、结实耐用,广销苏、浙等地;20世纪50年代,黄岗成立柳编生产合作社和柳编厂;60至70年代,黄岗供销社发展为外地客商来黄岗采购柳编产品的主体。

  “黄岗柳编之所以闻名海外,最主要的契机是参与广交会,即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阜南县黄岗镇工作人员介绍。改革开放后,柳编传承人们继古开新,将柳编从生活用具打造成实用与审美兼具的工艺美术品。1984年,黄岗柳编首次参会;进入新世纪,黄岗柳编企业逐渐成为广交会上的“常客”。正是通过广交会的平台,黄岗柳编得以迈向国际舞台,得到了外商的关注与喜爱。

 “我们现在的产品以装饰品为主,在圣诞节的时候订单量很大,公司主要产品销往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土耳其等欧洲、东南亚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李永兴介绍。

  在阜南县永兴工艺品有限公司,记者看到摆放整齐的柳木制品正准备发往比利时。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