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上午,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传习所、江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里,铅山连四纸制作(国家级)传承人、江西省"四个100"非遗导师章仕康向前来参加研学活动的学子们介绍连四纸的制作工序及发展历史,还演示连四纸制作的核心工艺——抄纸,手把手指导学生们操作实
据铅山连四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自传习所成立以来,前来参加非遗研学实践的县内外学生纷至沓来,仅今年暑假就达近千余人次。作为中国手工竹纸的代表,素有“寿纸千年”美誉的铅山连四纸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非遗研学活动,让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让文化在创新传承中焕发着新活力。
连四纸又称“连史纸”,是中国传统手工竹纸的巅峰之作。明清时期,连四纸凭借“洁白莹辉、细嫩绵密”的特质,成为皇室典籍、书画碑帖的首选载体,如明代《十七史》、商务印书馆《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皆用此纸印制。清道光年间,铅山连四纸年外销达20多万担,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使者。20世纪以来,机制纸的冲击与传统工艺的高成本,使连四纸一度濒临失传。转机出现在2006年,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铅山连四纸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章仕康在铅山重建纸坊,带领团队培养了16名新生代传承人,并通过“集中化生产、分散式传承”模式,让古老技艺重焕生机。铅山连四纸公司建立“连史纸库”,存储不同年份纸品供古籍修复使用,将古法造纸与茶文化结合,打造“纸、书、茶”一体化空间。建设生产基地,引入数字化设计与研学体验,让教育领域成为传承新阵地。 如今,生动的非遗课堂已成为铅山校园的常态。铅山陈坊小学组织“非遗进古街”活动,孩子们在连四纸馆体验拓印,让千年技艺扎根童心,让连四纸成为文明对话的桥梁;铅山二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章仕康演示连四纸制作技艺。指导学生亲手抄制;鹅湖镇中心小学将“护苗”行动与非遗传承巧妙结合,90余名师生参与了“非遗纸韵润童心”主题活动。 章仕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着“片纸不易得,措手七十二”的古老谚语,让孩子们了解到一张连四纸需经浸泡、蒸煮、漂洗等72道工序,历时一年才能制成的艰辛历程;太源畲族乡民族学校的同学们也现场体验了拓印连四纸的乐趣。 孩子们屏住呼吸,用鬃刷轻扫纸面,当一幅幅清新雅致的作品跃然纸上时,学生们深刻体会到这项非遗技艺中凝聚的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学生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相互分享着成功的喜悦与成就感。? 无论是小学生的拓印体验,中学生的抄纸实践,还是大学生的创新调研,铅山县连四纸非遗研学活动正以多层次、立体化的形式,让这门古老技艺走进当代生活。当青春力量遇见千年匠心,不仅为非遗传承注入了鲜活动能,更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让连四纸的千年纸韵在新时代续写传奇。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