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百年铁匠铺传承四代人 老夫妻打铁30年不舍放铁锤

百年铁匠铺传承四代人 老夫妻打铁30年不舍放铁锤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6年10月26日 02:10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江苏墙体广告

 江苏扬州墙体广告 火红的风炉,飞溅的铁花,叮当的锤声。一桶清水,通红的铁器放进去淬火,“嗤”的一声,冒起一阵青烟……如今“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逐渐在大家的日子中远去,但在邗江区槐泗镇酒甸村,有一对年近六旬的夫妻铁匠,近30年来一向坚守着打铁这门老手工。尽管行业已式微,但勤劳的他们始终舍不得放下那把铁锤。
  小村百年铁匠铺,已传承四代人
  铁匠铺店东名叫车世山,从事打铁这行已近30年,凭一双勤劳的双手打造出各种耕具、刀具,他在镇上简直无人不识。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槐泗镇酒甸村,村口有几处标识着“铁匠店”的路标,铁匠铺名叫“车山镰刀店”,赤色的字体现已褪去了色彩。店肆约10平方米,假如不是特意寻觅,简直不能导致路人的关注,但不时传出的“叮当、叮当”打铁声,却在提醒着大家这是一处铁匠铺。
  迈上台阶,映入眼帘的是成堆打铁的家什:土坯做的铁匠炉、铁砧子和一些打铁的用具,地上摆放着不少待加工的铁料,不远处是打好的镰刀、瓦刀、菜刀等,店东车世山正在和老婆杨玉琴繁忙着。
  说起这门打铁手工,车世山谈起了往事,他从小就是在打铁的叮当声中长大的。“1988年,我从爸爸手中接收这家铺子,就一向做到如今。”车世山介绍,“这家店肆由我的曾祖父车学猴所建,传到我的祖父车广喜,再传到我爸爸车永万,到我这,恰好四代,有一百多年了,尽管店肆几经翻修,但手工一脉传承了下来。”
  讲膂力更讲技能,“车山”镰刀成手刺
  俗话说,全国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对此,车世山答应赞同,“打铁天天面临火炉和烧得赤红的铁,累脏不说,衣裤简单烧破,四肢常常被烫坏、刮伤。冬天还好,夏天呆在火炉前,大锤起起落落,浑身没有一处不被汗水湿透。”
  打铁是膂力活,但更是技能活。“每道工序都很考究火候,来不得半点大意。比方打一把镰刀,就要通过打钢、刷浆、打槽火、开片子、淬火、水磨等20多道工序。”车世山说,火候、时间都要掌握好,没有公式,只能靠双眼去看。
  曾经,车世山每道工序都亲力亲为,如今年岁渐长,老伴杨玉琴也常常搭把手。“曩昔打铁用的是手工锉,不只吃力,还很耗时,对每次锉的力度、视点要求都很高。如今店肆配起了砂轮机,由于力道、方位固定,老车才放心把这道工序交由老伴来完结。“我是他仅有的学徒,24岁嫁到他们家,然后就一向给他‘打打下手’。”57岁的杨玉琴在一旁弥补。
  由于对技艺的苛刻寻求,车世山打出来的镰刀不只外形漂亮,并且锋利经用,远在公正、方巷的乡民都奔着他的名气过来选购。他打的每把镰刀上都刻有“车山”二字,俨然成了老车手工的手刺。
  生意尽管越来越差,仍舍不得放下铁锤
  作为打铁手工的第四代传人,车世山也阅历了工作的高潮与低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村机械化水平不高,铁匠铺出产的镰刀、铁锹等耕具十分热销,凭着铁匠铺的收入,老车不只盖起了高楼,还供儿子读了大学。如今,乡村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运用耕具的人越来越少,生意一年不如一年了。可是,老车没有由于这个而放弃自个的这门手工。天天早上,等候来加工耕具的客人,是车世山一天中最幸福的时间。
  “假如有人想学打铁,我会很乐意教。打铁苦,但我会坚持下去,直到老了打不动停止。”车世山说,他给自个算了一笔账,今年56岁,就算打到60岁,还有四年,要是身体答应,就打到70岁。
来源于 新美广告  http://www.hbxmad.com/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