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墙体广告 “结发”:新郎亲手解去新娘在娘家时所结的彩带,从头整理头发后再为之系上,永结同心。
1月27日是腊八节,豫南俗称“小年”。这天,豫南大地普降瑞雪,“雪下‘小年’头,来年大丰收”;群山环抱的遂平县玉山镇玉山村乡民正在为好“地利”欣 喜时,又有一个“人和”大喜来临该村——“村里的小伙儿东伟要拜堂成亲啦:穿汉服,办汉婚,老少爷们从来没有听说过。”28日一大早,村里早已炸开了锅, 热线电话一个接一个,敦促本报记者从速赶来,来山乡开开视野,沾喜分乐……
雪花飘飘,新郎接亲……
1月28日上午9时09分,记者驱车赶到了嵖岈山深处的玉山村,见村口的大路上挤满了乡民,张张笑脸向东南方向张望。
“新娘是苏庄的,叫范雪勤,人长得像花儿相同美,勤劳孝顺又明理!”乡民们众说纷纭,“新郎已去接亲了。”
山路两旁的郊野,一派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乡民陈大毛跳上记者的车引路,一路上滔滔不绝:“新郎叫陈东伟,26岁,是俺们这一带的致富能手……”
9时26分,本报记者驱车追到苏庄小山村,在村庄东南头一户人家的大门外,见到了身着汉服、等接新娘的新郎陈东伟。
“她,勤劳精干,你看那大葱和白菜,都是她种的。”东伟指着新娘家院里的一大片菜地说。
说话间,新娘家的门外响起了鞭炮。记者走进新娘家的大门时,发现大门口有一男人托盘里托有一对木雁。
“这是汉婚之礼。”新郎说,“她是鸿雁,我也是鸿雁,俺俩白头到永远;这对木雁,是俺的明誓和表达!”
9时46分,吉时已到。东伟叩开了新娘家的屋门,跪拜白叟,送上了信物——那对木雁。小夫妻跪拜谢过父母后,新郎牵着新娘的手,十指相扣上了车……
一杆秤,挑开红盖头……
“为凰丽色,为凤求枝,佳偶天成,今始连襟……”上午10时36分,在赞者(主持人)悠长的声响中,身着汉式大婚服的这对新人,举行了独具匠心的汉服婚礼。
沃盥礼、同牢礼、合卺礼、解缨结发礼、执手礼、三拜之礼往后,二人结成秦晋之好。
“掀盖头,今天才知道是用红绸包裹的秤杆挑,左挑左右逢源,右挑吉利富有,中间一挑挑出个堆金积玉。”山村的大嫂们仰慕地说。
“同牢礼,看了才晓得是新人吃碗里同一种肉,同一种饭,从此合为一家。”乡民李大山说:患难与共,这才是婚姻的真义。
结发,是汉服婚礼的最终一个重要的典礼。身着汉服的司礼分别为新郎新娘剪下一束头发,并将两人头发结在一同,放进锦囊。
“我俩已结发,从此不离不弃,终身相依。”新郎东伟的誓词,在小院里赢得掌声如潮,经年累月……
特别新婚,给“小年”添新乐……
“这次婚礼,老少爷们都开了大视野!”28日下午,本报记者离别玉山小山村时,山民们还在津津有味。
“举行汉服婚礼,一是为了证实咱们的爱情忠贞不渝;二是想给乡亲们春节添些儿喜乐。”新郎东伟向记者吐露心声:“雪勤,她是心美如玉的万里挑一!”
“过了腊八即是‘小年’。”东伟说:“选择腊月初九办婚姻大事,涵义咱们的婚姻美满持久,也给俺们这一带山区添一些春节的‘乐子’。”
28日黄昏,记者离别陈家,驱车走到玉山镇集市时,见大家还在议论这一汉服婚礼“新事”。“陈家‘小年’办婚事,汉服拜堂,令山村夫开了视野,这一‘乐’所带来的喜,能够在山乡延伸多日。”玉山镇的书记、镇长说。
来,一同感受下这小两口的汉服婚礼,沾沾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