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墙体广告 昨天,记者从国家民政部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渠道了解到,三门峡市陕县撤县设区取得国务院批复赞同。至此,河南省最终一个单区市三门峡市也将告别“独身”。
民政部网站提供的信息显现:吊销陕县,建立三门峡市陕州区,以原陕县的行政区域为陕州区的行政区域,陕州区人民政府驻大营镇陕州大路18号。
今年3月,陕县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称,2014年,陕县区域生产总值为150.8亿元,在三门峡市排行第二。到2012年末,陕县共辖 13个城镇、256个行政村,总人员34.43万人。陕县变成陕州区后,三门峡的市区人员将增加一倍,面积增加1610平方千米。
陕县撤县设区,将对三门峡发生何种影响?就此疑问,记者试图联络三门峡市委宣传部、发改委、民政局等部分,但各部分均回复称:没有接到任何正式文件或告诉,暂不就此事进行回答。
河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洛阳经济社会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席升阳认为,首要,陕县撤县设陕州区,有利于空间扩容和增值。陕县变成三门峡市的 一个区后,三门峡的城市空间将扩展。就陕县而言,其价值也将得到提升。由此可以看出,撤县设区是一个双赢的做法,将推进两者一起增值。
其次,陕县撤县设区有利于三门峡市城市一体化开展。陕县原本是一个自我开展的城市,这就需求整个县城的三产都要同步开展,而变成陕州区后,其三产开展将被归入三门峡市的全体开展规划当中。
将来陕县第一产业的开展也许会被淡化,二、三产业开展得到加强,从产业布局上来说,这本来即是一个一体化的进程。这样的进程,恰恰可以让它脱节“小而全”的开展情况,走向“大而全、大而优”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