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墙体广告 在郑州火车站,一帮白叟几十年如一日责任指路;冰冷冬夜里,青年跳河救人后悄然脱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姓名:河南“雷锋”。
晚年雷锋团,要为自个点赞
“我要为我自个点赞!”还记得这个登上央视的河南老汉吗?他叫赵显达,是郑州火车站晚年雷锋团的一员。
这一群晚年自愿者白发苍苍,却坚持每天效劳他人。昨天上午,郑州火车站东广场的“自愿效劳亭”,不断有拖着箱子的旅客咨询,几位白叟耐心答复。
他们的效劳记录上的数据显现:“指路576次,供水24次,中午未歇息,接连值勤9个小时”。
他们中年纪最小的59岁,最大的84岁。年纪最大的龚长水说,该雷锋团组成现已24年,他1991年退休后加入,简直每天都到郑州火车站,责任效劳三个半小时。
当前,晚年雷锋团成员已形成了值勤准则,每天都有人准时“上班”,不拿一分钱薪酬。
冬夜跳河救人后,他们悄然脱离
2月7日黑夜8点摆布,信阳潢川县3位青年跳进小潢河,将一名女子救起后悄然脱离。
“冰冷冬夜,跳河救人后悄然脱离的年轻人,你在哪里?”事发后,潢川县全程寻觅“救人哥”。
知情者纷繁提供线索,有目击者承认,其间一人是该县机关事务局党员张忠奎。“有人大喊救人,他们3自己连续跳下河,手拉手向河中间走,张忠奎走在最前面。他拉住女子的衣服用力向岸边拖,别的两人帮助把女子抬到岸上。”
昨天,潢川县委宣传部外宣办负责人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别的两名参加救人的青年并没有现身。
连接
河南“雷锋”让我们更有底气
2013年6月,郑州市城南路上一名男人手持双刀,将1名过路女子头部砍伤,3名路人冲上前将行凶者制伏,市民称他们“夺刀三侠”。
2014年6月,天津一名89岁白叟不小心从四楼掉落,来自南阳的3名打工者敏捷攀爬至三楼,用双手托举的方法让白叟转危为安,被赞为“托举三朋友”。
…………
“河南雷锋”需宏扬,正能量要传播。正因为有这么多层出不穷的“活雷锋”,河南人才越来越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