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墙体广告 4月4日,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
广西柳州市迎来了祭扫的小顶峰。早上7时30分,
柳州市殡葬管理处的骨灰保管员谭振源比平时提早一小时到岗,
广西柳州墙体广告“宗族都赶着这几天拿去祭拜,咱们这是最忙的。”
1990年,年仅25岁的谭振源变成一名遗体接运工。因为作业需求,2005年起,他一向担任骨灰管理员作业,至今已十年。
四月天,
柳州的气温现已突破30度,扫墓人伴随着逐渐上升的气温集合而来。谭振源要在三米高的数千个骨灰盒寄存格位里来回络绎,给宗族存、取骨灰盒。
据了解,
柳州市殡葬管理处骨灰寄存室当前寄存了1.4万多具,每年约有8000人以祭拜骨灰的方式留念逝者。为此,骨灰保管员每年清明节都不能放假,谭振源已十年未能参加宗族祭扫。
“您好,请帮我取一下我妈妈的骨灰盒。”一位市民拿着骨灰寄存证请谭振源帮助,谭振源看了一眼证上挂号的格位号,马上说:“这个骨灰盒在最上面一排,我上去帮您拿吧。”
谭振源马上拿着梯子,径自走到骨灰盒寄存的格位柜,一步一步爬上去。腰间挂有31把钥匙的谭振源,顺手拿出一把就能打开门。打开门后,谭振源小心谨慎地拿出骨灰盒,像怀有初生的婴儿通常,最终将逝者骨灰盒递给亲属。当亲属祭拜后,将骨灰盒送回来,谭振源又用毛巾将其仔细擦一遍,才将放回格位中。
“亲属祭拜时总会感染到外面的尘土,将尘土擦干净是对逝者的尊敬。”谭振源一边擦一边说,“有的骨灰在这里寄存了30余年,咱们都要小心看护,让他们得到安定。”
这样重复的取、存骨灰的动作,十年来不知已被谭振源重复了多少次,其间的几回却是为爸爸妈妈而做。
“2009年,我爸爸妈妈相继去世,他们的骨灰也曾寄存在这里,都是我亲身存取。”提到这,50岁的谭振源眼神暗淡了下来,“每年清明,就只能让老婆和孩子,替代我去给他们祭拜了。”
当记者问及其是不是因作业不能祭拜爸爸妈妈而感到惋惜时,谭振源缄默沉静了良久后,挤出两个字“惋惜”,泪水在他眼里不停地打转,他马上用手捂住了眼睛。
平复心境后,谭振源摆摆手、呜咽着说:“没事没事,如果我清明节去祭扫了,那更多需求拿骨灰祭扫的人怎么办?”
从事殡葬行业已25年的谭振源,一向作业在第一线,屡次被评为单位的先进作业者。2014年3月,他获得了“全国殡葬作业先进个人”称谓。
来源于:新美
墙体广告公司:http://www.hb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