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报道 >>林地权属存在争议 公益林补贴全部由林场“保管”?
林地权属存在争议 公益林补贴全部由林场“保管”?
-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 扫一扫
加好友
2015年05月22日 09:05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江西墙体广告
江西墙体广告几天前,上饶县花厅镇白塔村人程康河来到上饶市档案局,调取了一份上世纪80年代的林权证。正是由于这个行为,使得程康河与上饶县花厅镇政府的“摩擦”在本地广为人知。
据程康河介绍,此前他了解到,白塔村以及出息村居然全都没有发放林权证,致使的结果即是本地一有些山林运营权被出息营林林场转让,并且两个村有5万多亩林地划为公益林以后,长达六年没有给乡民们发放过抵偿款。花厅镇政府表明,大多数林地归于林场,由于没有实地丈量,所以无法发放林权证,抵偿款也会后续补上。对此说法,乡民们均无法承受。所以,程康河拿出了上饶县政府于1981年签发给本地的林权证,准备向镇政府和林场讨要说法。
江西墙体广告上饶县出息营林林场
村里自留山林变身为公益林
让程阜全、程祖绿等乡民感到不解的是,他们也没有由于村子里的山林变身成公益林而得到任何抵偿。
上饶县花厅镇,坐落上饶市东南部,全镇总人口3.3万余人,总面积30平方公里,其间境内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0%,别的为丘岗及河谷平畈。白塔村则是群山环绕中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
由于山丘很多,白塔村的路大多数都是环山土路,村中地形空阔,仅有几座平房零散地装点在山林当中。全村大多数人外出务工,村子里的白叟大都靠采伐毛竹为生,本年68岁的程阜全即是其间之一。
5月15日正午,程阜全刚刚砍完毛竹,走在回家的山路上。背上的筐子显得有些沉重,每走上一段路,程阜全都会停下来歇息。尽管满筐的毛竹,但程阜全仍眉头紧闭。“这边的毛竹林现已差不多采伐光了,下一次还不知道有没有收成。”
在白塔村,仅有十几位和程阜全相同的乡民留守着故乡家乡。最年长的有80多岁,最年青的也有48岁。据了解,跟着年青人外出打工,白塔村九成以上的人移居到了乡镇,而像程阜全这样留恋山林的白叟则一向没有脱离。
在程阜全家对面有好几座山林,山上毛竹旺盛,但程阜全等人不敢上山采伐。“曾经这儿都是村里的林地,如今有的成了公益林,有的则转包给了公司。”程阜全说。
据乡民介绍,村里本来有大概四万亩林地,归归于各个村小组一切。自2008年以来,其间三万多亩林地被划为了省级公益林,还有别的一有些山林由江西天湖农业生态归纳开发有限公司承揽开发。
让程阜全、程祖绿等乡民感到不解的是,他们也没有由于村子里的山林变身成公益林而得到任何抵偿。
林场收取公益林抵偿金遭质疑
乡民们估算了一下,依照补助规范,从2008年到2014年,这些林地能够获得近80万元的抵偿款。
36岁的程康河是白塔村最早一批外出务工的乡民,现住在上饶县的他很少回村子里。5月11日,程康河回白塔村就事,在听到家中几位老一辈诉苦时,他觉得自个要管管这事。
“这几年,咱们都在外忙着务工,即使回家来也没有干预对于林地的事。而白叟家又不懂得还有啥抵偿款,更不知道怎么维权。跟着一有些自留山林近几年被连续采伐殆尽,这样的生计疑问显得尤为严峻。”程康河通知记者,他们村小组3600多亩林地,大多数现已划为了公益林,在没有抵偿款的状况下,一些白叟的收入比较曾经大大削减。
依照《江西省生态公益林抵偿资金办理办法》相关规定,从2011年起的均匀规范为15.5元每亩。
记者采访了解到,不仅是白塔村,旁边的出息村也有这样的状况。
据出息村乡民们反映,本地从2008年起划定的公益林面积到达51600多亩,占用了白塔村和出息村两个村的山林。此前,根据本地习俗,山林以户或联户划为自留山,各户自行运营,远的留作团体自留山,由团体一致运营。而这有些公益林中大多数是本地乡民的自留山。乡民们估算了一下,依照补助规范,从2008年到2014年,这些林地能够获得近80万元的抵偿款。
为此,程康河屡次找到花厅镇政府,政府称这笔抵偿款现已发放到了出息营林林场。发放到林场的理由十分简单,由于林场有白塔村和出息村大多数林地的林权证,而公益林也在此范围以内。
大多数乡民不明白,为何林场会有两村大多数的林权证?
之前的2014年8月23日,出息营林林场与江西天湖农业生态归纳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将白塔村范围内的有些林地进行转让开发。这有些林地,也被本地乡民以为有争议,大多数乡民称其间有乡民们的自留山。
“乡民没有林权证,简单造成地界不清,使得乡民无法获得抵偿。”程康河表明,公益林里边也有有些乡民们的自留山,由林场悉数获得这六年的公益林抵偿款的确说不过去。
1200余户乡民没有得到林权证
出息村、白塔村的大多数林地的林权证的确是归属林场一切,公益林也全都在林场的范围内。
为了证明林地的归属权,程康河来到上饶市档案局,调取了一份上世纪80年代的林权证。
记者在程康河手中看到了这份“江西省上饶县林权证”复印件。上面显现他地点村小组快到3000亩林地归“公营出息林林场”一切,但由生产队运营办理,长期不变,时刻为1981年。
程康河等人以为,这份林权证只能证明这3000亩林地是归林场一切,而并没有直接依据表明别的林地也归林场一切。“2008年的时分,对于不归于林场的林地,应该把林权证发放给自个,而在长达6年的时刻里,花厅镇政府并没有为乡民们下发林权证。对于本来归于乡民的一有些林地,在划归为公益林后,为啥也没有抵偿呢?”
据乡民们反映,出息村、白塔村共有1200余户乡民没有得到林权证。
程康河和别的乡民也屡次向花厅镇政府反映。乡民的举动很快就在本地引发关注,但事情迟迟没有解决。
5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了出息营林林场,但工作室内空无一人。随后,记者拨打了场长何慎龙的电话。 针对程康河等乡民反映的状况,何慎龙表明,出息村、白塔村的大多数林地的林权证的确是归属林场一切,公益林也全都在林场的范围内。至于抵偿款,何慎龙表明会连续发放到乡民手中。但谈及公益林抵偿款详细用到哪里去了,他称能够去征询镇政府。
“仅仅暂时‘保管’抵偿金,肯定会返还给乡民”
乡民们的抵偿金,出息营林林场仅仅暂时替他们“保管”。“最终断定了乡民们的林地面积,肯定是会返还给他们的。”
对于出息营林林场与江西天湖农业生态归纳开发有限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林地,引发乡民争议一事。记者也从江西天湖农业生态归纳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口中证明,承揽协议是与两个乡民签订的,但两个乡民又是从出息营林林场转包过来的,共60亩林地。上述工作人员表明,由于有林场的林权证,所以协议是有用的,至于争议一说,她不明白,只认林权证。
当天下午,记者又来到上饶县花厅镇政府,分担林业的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姚圣表明,本来早在上世纪60年代,出息村和白塔村就现已将林地卖给了林场。为了证明自个的说法,姚圣拿出了一份复印件,这是一份出息村和白塔村的转让协议,但详细被转让林地的方位和面积没有标示。姚圣称,最初乡民们都是收了转让费的。其间这一有些在2008年的时分林地划为了公益林,所以有了这有些林地的林权证。
姚圣通知记者,乡民的自留山分得比较散乱,穿插在林场的林地之间,很难分明白哪些是林场的,哪些是乡民的,所以为了便利就没有划分得那么详尽,公益林悉数一致由林场进行办理。
姚圣也供认,公益林里边的确有不少乡民的自留山,乡民们也都没有得到林权证。由于乡民们有多少林地还不明白,所以没办法发林权证。由于现有的林地没有进行过丈量,也就没办法说明白哪些林地是乡民一切。
一起,记者在花厅镇政府出具的一份《对于上饶县出息营林林场林权状况汇报》中看到:“乡民自留山在林场划为生态公益林范围内的,通过核实无误,按上级下拨的每年每亩抵偿规范,一次性抵偿给乡民。”
“这要通过实际丈量才知道乡民们到底有多少林地,才好补发林权证,如今县里边现已在谋划丈量工作。”至于为何一向以来都没有进行丈量。姚圣表明,自个本年才分担林业,详细状况不是很明白。
最终,姚圣表明,乡民们的抵偿金,出息营林林场仅仅暂时替他们“保管”。“等最终断定了乡民们的林地面积,肯定会返还给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