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墙体广告 这些年,全国多地曝出医师书写病历马虎随意,乃至活像“天书”,让病病人难以识别。11月1日,记者从安医大二附院得悉:该院一切科室悉数实施电子病历,门诊医师书写病史只用键盘不用笔。信息技术的革新,使病人对病况和医治一望而知。据悉,该院也是省会首家广泛运用门诊电子病历的三级
医院。
点赞 病况用药一览无余
本年50岁的洪女士是一位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在安医大二附院医治现已三年多。今天上午,她再次来到风湿免疫科就诊。
该院风湿免疫科专家钱龙具体询问了洪女士的病况,与以往不一样的是,他不再拿笔在病历上书写,而是输入电脑。就诊完毕后,医师直接把打印出来的门诊病历交给病人。
翻治病人病历记载,确诊成果“类风湿性关节炎”、医治方案:“氯诺昔康片、来氟米特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的用法用量都打印得工工整整。洪女士通知记者,“生了大缺点,总希望对自个的病况和用药一览无余。曾经医师写得马虎,现在电脑打印,就算到别家
医院找专家咨询,也不怕他人看不懂了。”
电子病历好处多多
上午11时,市民吴女士正在
医院拿药,“以后治病更便利,只要带张就诊卡,医师就知道我以往的病史,自个想治病历还可打印。”吴女士通知记者,她得的是慢性病,要定期去
医院查看就诊,时刻久了,堆集下好多病历和查看成果,常常为保留这些材料而煞费苦心,有时到
医院就诊忘带病历或丢掉有些材料,给医师的医治带来不少费事。
安医大二附院医务部副主任刘瑞介绍,该院从10月27日开端推行门诊电子病历,门诊电子病历有别于传统的纸质病历,它依托
医院完善的信息系统,将病人一切的确诊、化验查看、用药等
医疗信息悉数归入其中,替代原来的手写纸质病历,完成电子化办理。
“门诊医师在工作中常常碰到一些病人丢掉或许忘带病历以及查看材料,失掉从前的就诊信息,给医治带来艰难。”刘瑞说。
刘瑞通知记者,电子病历不只能处理纸质病历的许多弊端,从长远来看含义严重。首先对病人来说,看清笔迹是完成信息平等化的主要手法,能防止不少医患胶葛。并且复诊的时分,医师也不需要再一次问询曾经的表现和医治办法,只需在电脑上调出以往病历,就能对病人的根底病了然于胸。
难点 治病习惯一时难以改动
这些年,我省
医疗机构继续推动信息化,电子病历一度变成建设方针。可迄今为止,大多数
医院的电子病历仍限制在住院部。门诊信息化仅停留在电子处方上,即医师用电脑录入处方,并将处方长途传至药房。至于门诊电子病历,除安医大二附院外省会大
医院都未能启动。
难点在哪?业内人士表明,电子病历“说来简单做来难”。首先,一些老专家、老教授习惯于手写病史,一会儿转至电脑录入,多有不方便。其次,打印电子病历怎么保留,也让人头疼。如果病人丢掉,还要到
医院重复打印,增加门诊工作压力。
据了解,安医大二附院日均门诊量为3000至4000人次。面临巨大门诊量,
医院下定决心,要将“电子病历”这块“硬骨头”啃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