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墙体广告 “小事故不撤离”是造成城市交通拥挤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已实行6年,但依然有不少驾驶人明明应该撤离却守着事故现场争执不休,由此引发道路交通拥堵。据统计,去年全市共发生各类交通事故26.7万起,其中多数碰擦等轻微事故适宜快速撤离。
昨天,无锡日报记者从交警部门获悉,今后,凡是在道路上发生未造成人员伤亡,仅造成车辆财产损失的、车辆可自行移动的交通事故,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固定相关证据后快速撤离事故现场。如果拒不撤离现场造成交通堵塞的驾驶人,将被处以200元罚款。同时,对事故车辆损失金额不再限定在2000元以下。该规定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实行。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60万辆,去年共发生各类交通事故26.7万起。交警部门有关负责人说,据统计,去年轻微快速理赔中心共接待和处理轻微车损交通事故10多万起,占全年事故总量的40%。全市的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服务点从最初的3家,已发展到目前的22家。
不过,虽然“快处快赔”简便易行,但仍有部分驾驶人心存疑虑,不会主动选择。据统计,去年发生的“简易处理交通事故”占全年事故总量的98%,其中多数符合“快处快赔”处理程序。目前,快速理赔“快”不起来,主要是多数车主还是习惯“传统”方式报警等待交警来现场认定,导致道路通行经常因小事故造成大堵车。另外,许多驾驶人对于事故快处存在认知盲区和误区,不知道车辆剐蹭碰撞后具体该怎么做,一旦自行撤离,事故责任说不清楚,后续理赔维修会遇到麻烦,害怕自行协商中可能会遇到消极、推诿、计价还价、互不相让等情况。
那么,此次实施的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与以往有何不同?新规规定,只要“人未伤,车能动”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立即报警,并拍摄现场照片或录像,互留联系方式,查验驾驶证、行驶证、保单等固定相关证据后,将车快速撤离事故现场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双方约定24小时内到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服务点办理相关手续。
另外,事故发生后,如果对方车辆无有效号牌、无检验合格标志、无保险标志的,或者造成道路、建筑物、公共设施或其他设施损坏的,当事双方应固定相关证据后,迅速报警,立即快速撤除现场,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必须等待交警到现场进行处理。
对于符合自行协商处理的,但拒不撤离现场造成交通堵塞的驾驶人将被处以200元的罚款。交警介绍,处罚将针对一种是当事双方都不愿意撤离,双方都将被罚。另一种是一方撤离,一方不愿撤,交警将对不愿撤的一方进行处罚。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事故发生后,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驾驶人饮酒或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迅速报警且不能擅自撤离或破坏交通事故现场,等待交警现场处理。交警不会对这些不撤离现场的情况进行处罚。
警方表示,凡提供伪造、变造的机动车驾驶证、行驶证、保单或谎报虚假身份信息、联系方式,不积极履行赔偿义务的,将依法认定为肇事逃逸,追究法律责任。同时,凡以快速撤离现场为由,虚构交通事故事实,伪造交通事故现场,隐瞒酒驾、毒驾以及冒名顶替骗取保险理赔的,由公安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