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昆山墙体广告 濒危的江苏优质水禽品种昆山麻鸭有望在昆山湖荡里“复活”。昨日,记者从位于锦溪镇的昆山麻鸭原种场了解到,历经四年时间繁育,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抢救性保护的昆山麻鸭第三代种群,数十项遗传学指标已接近历史记载的最好水平,并有望在第四代选育后进入产业化发展。
眼下,正值麻鸭孵化繁育的关键时节。记者昨日在锦溪镇万千湖畔的昆山麻鸭原种场看到,昆山麻鸭第三代正在孵化繁育,“躺”在恒温、恒湿、恒压的电孵化箱里的今年“第三胎”麻鸭,每“胎”有7200只,先期出生的两批,共14000多个哥哥、姐姐们,则在临湖鸭棚里欢快地嬉戏、游荡。由江苏省家禽研究所组织实施的不间断检测得出的数据表明,第二代麻鸭的产蛋期已达140天;今年入夏以来繁育出的“头胎”和“二胎”的第三代昆山麻鸭,外形、体长、体重、抗病能力等主要遗传学指标,已接近历史记载的最高水平。
昆山万千湖位于淀山湖与澄湖两大湖之间,方圆五十公里的范围内密布有二十余个湖荡,是苏州娄门麻鸭和昆山麻鸭的主要栖息和生产地。昆山地区水网密布、湖荡纵横,历史上也是苏州娄门麻鸭的主产区和昆山麻鸭的唯一产区。作为江苏省着名的肉蛋兼用型麻鸭品种和江苏省优秀水禽种质资源之一,昆山麻鸭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在苏州娄门麻鸭的基础上历经15年时间选育而成。由于养殖减少和品种保护欠缺,2009年和2015年,昆山麻鸭两次被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列入江苏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自2011年以来,昆山市依托江苏省家禽研究所的技术力量,累计投入700余万元实施昆山麻鸭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2013年7月在昆山万千湖畔建立了占地1.7万平方米的昆山麻鸭原种场。历经两年的选育、优化,目前已形成昆山麻鸭核心种群,种群年更新率达100%,繁育出30个家系,昔日的昆山麻鸭有望在第四代选育后进行鉴定并进入产业化发展。
为了恢复和保持昆山麻鸭的繁育生长环境,昆山市对锦溪镇及周边的周庄、淀山湖、张浦等镇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工程,原种场周边的村落同步开展生态村创建。此外,昆山市供电部门组织专门的服务队为昆山麻鸭的孵化生产提供全天候不间断保电,市镇环卫和城管部门也分别为昆山麻鸭原种场周边环境保护提供全方位应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