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墙体广告 6月11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近年来,昆山市将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异系数全面达到国家标准,初步构建了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
不断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全市重新编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按照小学每2万至3万人、初中4万至6万人的标准设置学校布点,适度控制学校规模,并注意在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适当保留或设置少量办学点,不断优化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去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新建或异地新建学校57所,其中小学38所,初中19所。
加大政府经费投入,持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十二五”以来,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年均增长18%,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投入占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超过了50%。去年,全市用于义务教育均衡创建投入就达到27.96亿元。全市乡镇“两中心”(中心小学、中心初中)以上学校教育装备均达省Ⅱ类标准。全市绝大多数县(市、区)乡镇中心学校塑胶运动场地实现全覆盖,市、县两级率先在全省全部开通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乡镇“两中心”以上学校全部实现“校校通”。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出台《关于规范教师流动秩序的通知》,进一步规范教师流动秩序和在职教师招聘行为,鼓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保证区域之间、城乡学校之间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2010年至今,全市新招聘中小学教师2719人,大部分新教师都充实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教师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得到显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