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美丽幸福新滨州”的总体定位,提出实现“六个翻番”、再造一个新滨州的奋斗目标, 一年来,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富民强市新跨越。
用辉煌成就鼓舞士气,用成功经验凝聚人心,用美好前景催人奋进。年终专稿系列报道,深入宣传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辉煌成就和实践经验;充分展示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力加快建设生态美丽幸福新滨州的生动实践。
积极投身北海开发,短短一年时间就取得重大成果,创造出了项目建设的“北海速度”,一个千亿级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新材料产业基地将屹立北海。一个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项目,将极大提升全国铝产品制造业生产能力。
今年以来,我市各县区都新上了一批资金投入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的好项目,一批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的基础设施项目、三产项目、生态项目。这些大项目、好项目支撑着我市在提出“实现‘六个翻番’,再造一个新滨州”宏伟目标的第一年,各项事业均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GDP1431.2亿元,增长10.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7亿元,增长21.8%。1—11月份,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29.9亿元,增长15.6%。预计,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2000亿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将超过150亿元。
“实现‘六个翻番’,再造一个新滨州”的宏伟目标,即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到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值‘六个翻番’,人均水平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再造一个新滨州!
据墙体广告了解,在“实现‘六个翻番’,再造一个新滨州”宏伟目标的指引下,我市在“黄蓝”两区发展中找准坐标,把增投入作为拉动增长、促进转调的重要抓手,千方百计上项目,实施重点突破。一是加快传统产业链条向高端延伸,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玉米、大豆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向纵深发展,西王集团的45万吨医用级无水葡萄糖、香驰粮油10万吨大豆分离蛋白项目已相继投产。西王集团生产的玉米淀粉果糖获评可口可乐公司金牌供应商。铝产品加工向铝箔、航空用铝、轨道用轻量化合金材料以及新型建材等新领域延伸。二是加快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新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与发达地区相比,滨州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在县域经济。但近年来,我市快速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县域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在去年的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滨州位列全省第三位;今年,我市又因近三年县域科学发展成绩突出,列全省各市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第一位。
滨州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县域经济增长路径。而“六个翻番”的提出,顺应了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体现了区域发展的特色和优势。
不可否认,基础设施的滞后成为长期制约滨州崛起的主要因素,滨州的工业总量还较小,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但市委、市政府领导清醒地认识到,滨州在发展,兄弟市也在发展,实现“六个翻番”目标的增速应该是更大基数、更高标准、更高质量上的增速。
在“黄蓝”两区开发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市提出了实施“县域经济统筹发展战略”,通过实施“飞地政策”、产业转移、设施共建等措施,推动县域经济在加强合作、优势互补、错位竞争、协调发展中迈向一个新水平。按照“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大三产”的思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地高举“工业兴市”旗帜,构筑高效生态经济体系,增强区域后发优势,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而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则直接体现了滨州老百姓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同时也表明了城乡居民从实现“六个翻番”的过程中分享到了更多的果实。前三季度,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21元,增速列全省第2位;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8856元,增速列全省第4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滨州人的幸福指数在“六个翻番”的激励下快速提升,实现“‘六个翻番’,人均水平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再造一个新滨州!”的宏伟目标,关系到每一个滨州人的幸福指数,也激励着每一个滨州人加快追赶超越的步伐。“六个翻番”催生滨州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列全省第一位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