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涪陵墙体广告 她自个是一名肢体残疾人,日子艰苦,但她从不把自个当残疾人看待,更没有自卑过。她还言传身教,鼓舞别的残疾人学习技能,勇于面临日子。她即是涪陵残疾人职业技能训练基地作业人员罗丹。有人说,她是残疾人作业路上的灯塔。
身残志坚 感恩社会
左手写字,左手拿筷子,左手用鼠标……罗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左撇子。每逢有人猎奇地问罗丹“你是左撇子吗”,罗丹就会告诉对方,自个是一名残疾人,用左手是出于无奈。
1984年,2岁的罗丹被确诊出左脑神经损伤,身体右半有些使不上力,且右手、右脚相较左手、左脚要矮小一些,右手手掌也无法撑开。
跟着年纪的增加,罗丹右半有些身体的状况益发欠安,右手连一本书都拿不起。她走路一瘸一拐,严峻时乃至需要拄拐杖。
身体的残疾并没有让罗丹对日子失掉决心,她抱着一颗感恩的心,达观面临日子。“比起瞎子、聋哑人及重度肢体残疾人来说,我的境况好太多了。我看得见、听得着、可以行走。”罗丹说,她不会把残疾当成自个止步不前的托言,而要像正常人相同学习和日子。
乐于助人 勤勉吃苦
2006年,罗丹到涪陵残疾人职业技能基地作业,成为在该基地学习的残疾人的日子教师。
重度肢体残疾人李晓(化名)曾到训练基地学习,需要20天时间。但只是过了两天,李晓就请求回家。他还斗气说:“你们又不是残疾人,哪知道咱们学习电脑的艰难?”得知情况后,罗丹赶忙找到李晓,重复向他解说残疾人学习一项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她还用自个残疾的右手费劲地在键盘上击打。当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李晓,加油”几个字时,李晓感动了,终究完成训练。
除了办理残疾人的日子,罗丹还承当了收拾单位材料的任务。罗丹地点单位的书柜里,几十本厚厚的材料满是她这些年收拾的。搭档邓城莲笑称罗丹是一个女汉子,她说:“虽然罗丹是一名残疾人,却无比强壮。别的教师能做的,她哪怕多花一倍的功夫也要做成,这也为来此学习的残疾人做了一个极好的典范。”
无私奉献 受人敬重
罗丹到涪陵残疾人职业技能训练基地以来,该基地共开办67期训练班,训练残疾人3886名。其中一些学员十分感激罗丹,常常打电话给她。
本年5月的一天清晨,罗丹的手机响了。“是罗丹教师吗?我是王亦奇(化名)啊,你还好吗?”罗丹开端没澄清这个“王亦奇”到底是谁,再聊了一会儿,才茅塞顿开,对方是上一年的一个瞎子学员。本来,王亦奇到训练基地学习瞎子按摩后,先是找到了一份瞎子按摩的作业,后自个开了一家瞎子按摩店。想起当初到涪陵学习和学习结束时,都是罗丹到车站接送的,王亦奇十分感动。他一向记着这份恩情,所以决议有所成就后给罗丹打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