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墙体广告 《黄四姐》是我省代表团参与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仅有剧目,原型是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广为撒播的一首民歌,从一首歌到一部音乐剧,背面有着如何的故事?
创造“文明大峡谷”
创造音乐剧的主意始于2013年5月,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永泽来到建始,被“黄四姐”悦耳的旋律、诙谐的歌词和诙谐的扮演方法招引,提出省、州、县联手创造土家村庄音乐剧《黄四姐》,得到
恩施州全力支持。
自2013年5月起,《黄四姐》剧目主创班子背起行囊、扎根山村搞创造。在创造期间,主创团队 提出,《黄四姐》要“顶天立地”,“顶天”即创造典雅艺术精品,“立地”即接地气。要创造变成与
恩施天然景观大峡谷齐名的文明手刺,创造成
恩施“文明大峡 谷”。联系剧目特征,定位为土家村庄音乐剧。
在音乐体现上,《黄四姐》开创性地提出“原通”唱法概念,即原生态唱法与浅显唱法相联系,“阳 春白雪”和“通俗易懂”浑然天成,雅俗共赏,雅俗共赏。《黄四姐》戏中有撒播千年的“撒叶尔嗬”“摆手舞”等巴人舞蹈,有“大峡谷”“吊脚楼”等风情景 观,立体地展示了“原汁原味原生态,土风土语土家情”。经过黄四姐与货郎的爱情故事,显示了土家人的真善美。经过土汉联婚,显示了民族大团结的年代主题, 经过架桥开路,显示了土家儿女对美好生活的神往。
剧乐舞的完美交融
据了解,《黄四姐》之所以代表我省参与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乐、舞等各方面的完美联系是重要原因。
剧本是柱石,有土家气味。编剧环绕黄四姐和货郎的爱情故事打开,描写了土家族九佬十八匠的民俗 众生相,刻画了黄家四姐妹奇光异彩的性格特征,还凸显了黄老爹死板与开通的对立心思。编剧巧妙地将土家族最具特征的文明符号融入音乐剧的各个环节,土家族 图腾、民族信仰及其民族精神一以贯之,有一种瓜熟蒂落的天然性和震撼心灵的旷达情。
音乐是灵魂,抒民族豪气。《黄四姐》音乐旋律紧紧扣住土家当地言语的腔调特征,谱写了“一辈子 做你的小娇娇”“拨浪鼓声动心弦”“我要去找你”等中心唱段,到达“一花引来百花香”的效应。寻求土洋混搭的创造特性,不断创新,打破自我,学习西方赞叹 调、喧叙调的款式,在业界开创性提出“原通唱法”,构成共同特性。
舞蹈是风骨,显土家风情。全剧歌中有舞、舞中有歌,舞衬歌扬,相辅相成。如“女儿会”中的花伞 舞妩媚清丽,“抬工号子”舞刚健雄强,“撒叶儿嗬”舞嘹亮悲凉,婚礼“喜花鼓舞”吉祥欢快。同时,伴随着歌舞的展示,舞美还营建了潇潇洒洒、如痴如醉,如 梦如幻、如诗如画的
恩施天然景观,令人痴往。
《黄四姐》将带来啥
“好戏是磨出来的”,参与本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并不是《黄四姐》的结尾,而是《黄四姐》新的起点。
《黄四姐》已是
恩施的一张文明手刺,每年7月至10月,都将在
恩施民族大剧院进行驻场表演。
恩施以旅行驻演为中心,拓展文明产业链,让“黄四姐”和“货郎哥”变成家喻户晓的
恩施民族文明旅行形象代言人,为
湖北文旅交融、民族文明推广写入新的活力。
《黄四姐》是省民族歌舞团十三五计划中的一部重头戏。省民族歌舞团负责人介绍,该团正在活跃争 取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推广扶持项目,发动全国巡演作业,为土家民族文明推广做出应有奉献。《黄四姐》制作人彭华表明,将以《
洪湖赤卫队》为榜样,邀 请名家、专家对剧目进行研讨,在今后的排练和表演中精雕细琢,使之变成长演不衰的经典剧目,载入我国音乐剧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