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綦江墙体广告 翻开尘封的前史,綦江齿轮厂于1928年在南京建立,解放前一直是国民党一家军需工厂。公司的使命是奉令出产、奉令调拨,主要事务是修补轿车和有线、无线电通信设备,兼制少量简便轿车配件。
1928年,公司初创,主业修补,实施作坊式管理体制,发展变化很小。1929年,经国民政府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交通兵团修补所改组,该厂变成陆海空总司令交通处交通机械修造厂,厂址在交通兵团南京三十四标驻地,门临常府街,面积大概2000平方米。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迸发,修造厂奉令一年内三迁厂址,先迁河南巩县,后由巩县迁杭州,继又迁回南京旧址。
1937年7月,抗日战争迸发,修造厂奉令扩大筹建了四个轿车修补分场和四个电信移动修补所,别离开赴阳泉、徐州、南昌、苏州等处,承当各战区军用轿车、有线和无线通信设备修补使命,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八·一三”沪战迸发,电信工场及资料库的一有些迁移湖南长沙,别离在长沙小吴门外及南门外设场开工,一有些迁往四川万县。
1938年1月,电信工场四个电信移动修补所兼并,一起划出独立。这时的修造厂,专门从事军事配件及修车东西制作。10月,工厂在长沙有些,包含总指挥组织,奉令移至湖南沅陵,在沅陵茅坪、大坪、千坪田等处设场,并在沅陵落仙辅及湖南晃县设置资料分库。11月,增设第二修补工场,随军政部移动担任修车使命。
1939年春,从沅陵榜首制作分场分出一有些机具,迁贵阳龙洞堡建立第三制作工场,并设贵阳轿车修补班一个。一起,经过实地勘察,在綦江县桥河乡(现址)筹建新厂址。11月,厂部及各制作分场悉数迁綦江集中,对外启用“綦江第六号信箱”。
1940年,修造厂启用“飞箭”商标。
1941年3月,四个修补分厂和两个修补工场划归国民党交通司直辖,修造厂改组为交通机械制作总厂,直隶军政部,受交通司指挥监督。5月1日改组完结,至此,公司正式出产轿车配件。
1949年11月27日,綦江解放,中国人解放军重庆市军管后勤委员会接收。
綦江齿轮厂诞生在旧中国,强大在新中国,几经搬家,越搬越兴旺,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中国的轿车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