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怀化墙体广告 12 月 22 日,中方县中方镇长塘村的曾氏宗祠里,火热的掌声打破了素日的安静,17 名孝道标兵在族员面前荣耀受奖。
当天是阴历冬至节,该村及周边曾氏族员及
四川、
江西等地的宗亲欢聚一堂,一同联谊,举办了冬至祭祖典礼。这些年,我们从头唤起了对传统文明的回想。冬至祭祖,重温孝道文明的习俗渐渐走进我们的日子。
相传,曾姓源于春秋战国期间孔子的名徒曾子,明永乐年间,其五十五代孙曾贵禄从
江西迁往
怀化中方镇长塘村,艰苦创业,代代繁殖,现已有 14000多人。
典礼中,500 余曾氏族员代表缅怀历代先祖,重温先祖念祖孝亲、济世友人、修德省身、重学立业、齐家教子的家风文明,在今天的调和社会中,争做榜样代表。典礼以后,宗祠内展演了民间文艺和传统戏剧辰河高腔剧目,黑夜我们一同聚餐 “吃祠堂” 。
冬至祭祖的场景对许多人来说,已是远去的习俗。在我们印象中,只要春天的清明时节,才有祭祖的典礼。本次主祭的曾氏宗祠族员代表曾长福通知记者,他们一年有两次祭祖典礼。冬至时节,族员汇聚一同祭祖聊天,谈收成,谈愿景,这应该是冬至特有的一道景致。前些年,这些习俗一度遗忘,如今他们有 8 房人,每年由每房选出代表掌管祭祖。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沿用至今。唐宋期间,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城外举办祭天大典,
大众在这一天要向爸爸妈妈长辈祭拜,如今仍有一些当地在冬至这天过节道贺。
曾长福介绍,清明时节,通常是到先人的墓地上坟,由于那时春风和暖,柳树青青,恰是郊游好时节。而冬至时大多数人会到各家祠堂祭祖。一些大姓宗祠当年都是有公田的, 平常租给田户,到了冬至,有关的收入就会用来杀猪宰羊,请厨师准备好酒宴, 请整个氏族的人来连吃数天,俗称 “吃祠堂” 。如果有剩余, 还会按人员分配,有吃有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