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墙体广告 24日上午,2016中国·
蚌埠花鼓灯艺术交流展演周非遗飘香进社区暨民俗活动在科学宫广场上演,活动不光通过舞台演出的形式向市民展示了泗州戏、五河民歌等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非遗传承人现场带来剪纸、捏面人、皮影戏等民间绝技。
台上看表演,台下欣赏民间艺人秀绝技,还能吃到各种小吃。“以后,这样的活动给我来一沓。”市民韩先生笑着说。 想看的这里都有 随着一曲歌声悠扬、舞蹈美丽的《十二月花赞》唱出,
安徽省泗州戏剧院演员们的表演拉开了民俗活动的序幕。 接着,老老少少粉墨登场,五河民歌《摘石榴》、《洗白衣》,端公腔《赶会》、舞蹈《故乡女儿》等节目不时博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谁料想我五十三岁又管三军》则引起了不少上了年纪市民的合唱。表演唱《石榴花开红似火》,舞蹈《丰收连厢》也得到观众的赞叹。 万胜苗刀表演开始,小演员们手拿长刀在空中挥舞,扎实的基本功引得一片叫好,当小演员们在台上表演翻滚时,观众们掌声尤为热烈。 民间绝技受欢迎 就在演出进行的同时,舞台下方,非遗手工艺现场展示同样精彩纷呈。 非遗传承人们带来的剪纸、葫芦工艺雕刻、皮影戏、糖画、虎头鞋等,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感受民族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时海峰的糖画展台前围了一群小朋友,他舀一勺熬好的糖,用勺子在
大理石板上作画,不几分钟一条“龙”就画好了。 “我要我要,小朋友们争抢着。”何书育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草编的传承人,他的展台前“人气”也非常旺。一个普通的叶子,经过他手,就编成了一个个小鸟、蚂蚱、龙等。 “这些都是老一辈人的心血,是要好好保护和传承,这样的活动应该多举办举办,让孩子们都认识认识。”73岁的宋老先生说。 带着学生看非遗 虽然下着小雨,台下依然围满了观众。 “我喜欢听戏看人跳舞,这么冷又下雨,演员们还坚持表演,给我们带来欢乐,值得尊敬。”77岁的老人付开山说,他住在喜迎门小区,得知今天有表演,他带着小板凳转了两趟公交车,早上7点半就到了科学宫广场。 活动现场,还有一群小学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得知今天有非遗活动,我决定带着学生来看看。”金色童年学校3年级语文老师蒋晓瑄说,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